返回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我们的优势 去购物车结算(
0

行业报告 金融 能源

行业资讯 预警 机会

产业分析 趋势 时评

大数据 管理 营销

创  业 项目 故事

人  物 领袖 访谈

宏观 经济 策略

数据 行情 汇率

政策 时政 聚焦

金融 信托 理财

地产 市场 环境

商业 观察 要闻

区域 招商 园区

企业 百科 机会

预警 国际 国内

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行业资讯 > 国际 >
中国“信号”让外媒睁大眼睛

  纵观近期国际主流舆论可以发现,世界在更全面地认识崛起中的中国这一议题上表现出了越来越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正面的态度。

  从博鳌论坛上各国嘉宾对亚洲“新愿景”的畅想,到习近平主席出访捷克令“一带一路”战略再次引发热议,不少外媒指出,这些令人“振奋”的事情表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增速放慢和金融市场短暂的动荡似乎并未影响到大众对于这个国家恢复“动能”的信心。更加引人深思的是,越来越多的国际观察家们将中国的这份信心看作是亚洲乃至世界的“定心丸”。在全球增长乏力的环境下,中国发出的每个“信号”,都让外媒睁大了眼睛。

  挑战 阶段性“阵痛”渐次呈现

  有“亚洲达沃斯”之称的博鳌亚洲论坛上周在海南博鳌闭幕。尽管外媒普遍对中国提出的“新愿景”表示欣赏与期待,但随之而来的,也有不少直面挑战与忧虑的声音。

  按照CNN近日在一篇聚焦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文章中的说法,最大的担忧或许并非是针对放缓本身,而是针对对稳定的新增长模式动能的寻找。“大部分商业领袖们仍然持非常积极的态度”,该媒体称,问题是人们更担忧短期内不知该往什么方向走去。

  这与英国《金融时报》的观点不谋而合。该报刊文称,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官方数据,中国1月和2月的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4.8%,结束了持续7个月的负增长,而且是自2014年7月以来的最快增长。“这个迹象表明,各种刺激措施正在帮助缓解中国制造业的减速。”

  然而,整体实力的维持并不能掩盖背后的结构性问题。“中国工业企业的盈利能力分化趋势更加明显。”《金融时报》指出,在遭受重创的行业,就业岗位已经大幅削减。尽管如此,由于投资水平仍居高位,工业产能扩张依旧太快,这或许将压低利润的前景。

  踩下急刹车的同时,中国也大步迈入了调整期。尽管中国努力使创新和创业成为增长新的引擎,但其中暴露出的风险与危机仍有待更准确地评估和认识。“在目前传统制造业和出口下滑之际,推动创业、创新似乎只是解决增长放慢的短期之策。”美国《华尔街日报》称。

  此外,《日本经济新闻》也刊文指出,制造业的大规模裁员很可能夺去对消费构成支撑的新兴中产阶层的收入。零售业和服务业能否成为新的就业承接地也成为很大的问题。

  彭博社总结道:“到底是允许工资快速增长以支撑消费带动型增长,还是防止工资快速增长,以免持续侵蚀出口竞争力并不断推高与日俱增的劳动成本?”

  这真是两难选择。

  潜力 调整“积极性”令人鼓舞

  不能二选一,那么如何智慧地平衡就愈发关键。

  从理论上讲,经济模式转变的根本性指标是储蓄和投资的减少以及消费的增加。换句话说,中国转型的关键在于自身能否成功变为消费驱动型经济。令人欣慰的是,这方面显现出的积极信号越来越多。

  一方面,实体经济的结构调整方面继续取得令人鼓舞的进展。德国《时代》周报网站刊文称,2015年中国净增就业岗位1300万个——比政府宣布的目标还多300万个。在劳动人口减少的劳动市场实现就业岗位的增加,表明中国具备充足的接收能力,能在保证社会平稳的情况下为诸如钢铁、铝、水泥等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亟待削减的岗位提供缓冲。

  造成这种变化的核心是服务业的扩张。新加坡《联合早报》称,2015年中国服务业扩张了8.3%,超过了曾是领头羊的制造业和建筑业,而这一结构性的变化对于其“消费拉动的再平衡战略”至关重要。

  另一方面,“对于向着促进内需的发展模式过渡的经济体来说,中国人日益扩大的消费显然是个好消息。”西班牙《国家报》报道称,消费目前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只有36%左右,远低于西方国家的60%,而就业的增加、工资的上涨也让中国人有更大的消费动力。

  按照BBC中文网的观点,中国处于消费规模扩大、消费升级的重要阶段。中高收入消费者更加追求生活品质,更倾向于选择质量好、价格合理、品牌文化内涵丰富的产品。

  此外,俄罗斯《独立报》也注意到,与发达国家不同的是,中国还有庞大的农业人口,他们正在经历快速的城镇化,他们的消费需求也将成为增长的重要因素。比如,《日本经济新闻》就指出,作为消费的工具不可或缺的是基于智能手机的电子商务。“电商正迅速扩大,2015年销售额达到约3.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2%。如今,中国已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电子商务大国。”该报刊文称。

  “‘软着陆’的进程到目前看起来应该说避免了高增速的猝然终止。”德国《时代》周报网站刊文称。这一过程里,更令人瞩目的是显现的成就带来了对未来的希望。

  担当 引领式“创新”势不可挡

  中国市场毕竟在世界上独一无二,调整带来的机会从未被嗅觉敏锐的国际观察家们放过。

  日本《经济学人》周刊刊文称,在原油价格下跌和美国金融政策正常化的大背景下,预计世界经济规模占比扩大最多的将是中国和东盟等亚洲国家。中国经济虽然可能减速,但经济规模将达12.3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规模总量的16.1%。这意味着,2016年中国经济规模将超过整个欧元区。

  而且,在自信前进的同时,中国显现出的责任担当与互利共赢的智慧也令外媒赞叹。英国《新科学家》周刊报道称,据统计,2015年中国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分别比2014年激增74%和34%,同时煤炭消耗下降了3.7%,煤炭进口锐减30%。这个“清洁能源”比重上升的积极信号可谓是“新兴经济努力转变发展模式的完美例子”。

  不断增强的经济力量已经成为推进中国海外“软实力”最有效的工具。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网站日前刊文称,预计许多新的经济外交倡议将在“一带一路”计划下提出,这对于中国“软实力”的扩大和增长至关重要。

  这也就是为何国际舆论认为:从现实的博弈来看,以欧亚大陆为舞台的经济网络建设正在按照中国的计划一步步实现。而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大潮下,处于“变革”之中的中国也给世界带来新的思考。“中国想要在创新型增长方面联合邻国力量,成为地区乃至世界技术领袖,认为这是对所有人都有利的明智之举。”俄新社称。更多最新相关报道,请咨询灵核网

分享到:0  时间:2016-03-30 来源:灵核网整理(ldhxcn.com) 

版权声明

  灵核网所有报告统计版权为《北京灵动核心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独家所有,灵核网产品是《北京灵动核心信息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对市场调研、研究与整合的成果,究报告产品拥有唯一著作权。灵核网研究报告没有通过任何第三方进行代理销售,购买请直接与我公司客服联系。   灵核网核心产品为有偿提...[详细]
关于灵核网 |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 服务条款 | 付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运营公司:北京灵动核心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专业市场调查研究机构-提供各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办公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翠微中里14号楼    北京市大兴区天华大街5号院绿地启航国际12号楼
400热线:400-998-1068(7*24小时)      传真:010-82894622转608      E-mail:lhwscb@ldhxcn.com      QQ:1342340450/1602788672
总部:010-82894622      市场部:010-56290519     
京ICP备1302785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377号 灵核网 版权所有 灵核网数据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