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种各样的核心文化理念中,少有企业把依法依规纳入其中。业内人士称,将法治文化纳入到企业文化体系建设之中,是化企发展的根基。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基本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对企业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企业间竞争不断升级,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已成为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法治文化应是其重要内容。”中国化工企业文化建设协会副会长温洪接受中国化工报记者采访时,表达了上述观点。
温洪表示,市场经济是风险经济,对于化企来说,在市场、资金、技术、法律、政策等各种风险因素中,法律风险的防范不但至关重要,而且有十分特殊的意义。坚持依法依规办企业,将法治文化纳入到企业文化体系建设之中,是化企发展的根基。
缺失是普遍现象
“我们在开展化工企业文化建设调研时发现,一些化企提出的各种各样的核心文化理念中,少有把依法依规纳入其中的。虽然也有一些企业提出依法治企的口号,但没有形成文化自觉,不能成为企业文化。这说明,我们一些化企对法治文化建设缺乏普遍认知。”温洪进一步向中国化工报记者介绍说。
今年6月10日,有媒体刊发报道称,某央企子公司在陕西榆林市建设的煤化工项目涉嫌重大土地违法,该项目迄今未取得1亩地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属未批先建;8月下旬,媒体陆续曝出多起化工污染事件,称有个别化企直接将未经任何处理的污水外排。而近年来屡屡发生的涉化重大安全事故,大多数是违法违规的结果。
近年来,媒体披露出来的化企重大违法违规案例,包括重大土地违法违规、重大环境污染、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重大招投标违规、偷税漏税等,涉及项目建设、生产过程、危化品运输、产品销售等各个环节。
“如果说严重违法的化企还只是极少数,那么习惯性违规的企业就数不胜数了。有关部门从2013年就开展打击非法违法活动,进行了一轮又一轮,但企业的违规行为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家大型化企负责人表示。
大唐能源化工公司安全环保总监郝军告诉中国化工报记者:“企业坚不坚持依法依规生产经营大不一样。以安全生产为例,同样是安全生产事故,依法生产出事故属于安全事故,非法生产出事故会被列为刑事案件,因此,所有化企都应该掂量掂量依法依规办企业的重要性。”
核心是自觉依法
“不少化企法治观念淡薄是行业违法违规案件高发的主要原因。”温洪认为,要扭转这一现象,企业就必须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将法治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因为企业文化的约束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认同,把法治精神、法治文化纳入企业文化建设,使法治文化转化为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来自外界的、强制性的、被动的法治约束就会变为内在的、自觉的、主动的约束,这种约束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郝军认为,目前,一些化工企业缺乏安全管理方法,是由于上上下下都在“探索”,不相信自己,觉得只有外来的和尚才会念经,以“变”为常态。员工只能一会往东一会往西,难以形成统一的思想方法,没有形成一种依法依规的安全文化自觉。在这种状态下,安全生产就很难抓实搞好。
中国化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已经越来越多的企业出于可持续发展和风险防控的需要,更加认识到依法依规办企业的重要意义,并正在形成一种行为自觉,慢慢将法治文化融入企业文化之中。
“我们公司是一家生产黏合剂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建厂20多年,企业从未发生过一起安全环境事故。”江苏黑松林粘合剂公司董事长刘鹏凯告诉中国化工报记者,这得益于公司长期坚持并培育的企业文化。在该公司的企业文化里,遵纪守法、依法依规任何时候都是重要内容,员工普遍认识到安全环保是企业的头等大事,安全环保理念深入人心,每一名员工都自觉从自身做起,身体力行,在平时的工作中自觉消除安全环境隐患。
文化是发展根基
温洪认为,随着社会主义法制的不断完善,特别是社会主义经济法律体系的建立健全以及中国加入WTO,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秩序和法律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企业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越来越全面的法律保护,同时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也被越来越多的法律所制约,企业所面临的法律风险正逐渐增加。如果企业不注意法治文化建设,不形成依法依规的文化自觉,企业就有可能因一起违法事件而衰败甚至消亡。
“最近,有几类事件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一是多地人民法院对违法排污事件责任人追求刑事和经济责任,二是有个别企业负责人因涉嫌经济问题被纪检部门调查。这充分说明,企业在法治文化建设方面还任重道远。”一位化工企业文化建设部门负责人表示。
“因为违法造成安全生产重大事故导致主要负责人入刑、企业从此关停的化企不在少数。”郝军告诉中国化工报记者,我国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总体思路是,切实解决好安全生产和安全监管的“摆位”问题,强化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的落实,加大政府监管和部门执法力度,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追究。这就告诉企业,从安全角度来看,法治文化必须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内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位化工工程公司负责人表示,企业从项目的建设开始,就应该形成依法依规的自觉,不要抱有任何侥幸心理。当前化工工程领域的违法违规问题尤其需要整治,特别是工程总承包作为一项综合性经济活动,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非同一般:一是项目规模大、投资多、范围广、技术复杂,多数工程总承包项目的投资都远远超过了企业注册资本,一次失败就可能是灭顶之灾;二是工程建设领域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是实行资格准入制度,一次重大失误就可能造成企业和个人在工程建设市场的终生出局;三是项目参加者多,一方面一个项目可能需要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单位配合协作完成,另一方面企业内部项目的生产者、管理者众多,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违法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