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海门江心沙农贸市场居民出租屋火灾,死3人; 5月7日,海门秀山西路康泰电脑绣花有限责任公司火灾,死4人……
今年以来,我市较有影响的火灾事故时有发生。近期又接连发生如皋金元亚麻厂火灾、海安华润食品在建冷库火灾以及市区钟楼广场空调冷却塔火灾、跃龙路一广告牌失火、源祥大世界厨房火灾等事故。“各种类型的火灾事故发生,凸显了我市从城市到农村,从企业到家庭,各个社会层面火灾防控形势不容乐观。”市公安局近期召开的消防安全工作紧急会议上,相关负责人如是评价。
消防部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市119消防指挥中心接到火警3256起,抢险救援441起,社会救助285起,抢救被困人员238人,疏散被困人员591人,直接财产损失1300余万元,抢救财产价值8亿余元。
令人痛心的是,今年以来我市因火死亡14人,受伤12人,其中,先后有7名80岁以上的老人因为卧床吸烟、烧灶做饭用火不慎或是电热毯等取暖设备使用不当在火灾中死亡。
今年以来,我市火灾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财产损失数这四项火灾指数,均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
一直以来,我市的消防安全形势相对平稳,但近期接连不断的火灾事故,再次提醒人们——火灾形势平稳是个不折不扣的“易碎品”。
市消防支队防火处处长许丹表示,“一个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是,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致灾因素明显增多,发生火灾的几率也呈上升趋势。 ”
从国内外统计数据观察,经济发展阶段与火灾形势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带来人口、建筑、生产、物资的集中,使火灾更易发生;各种新型材料的应用使可燃物种类增多,燃烧形式及其产生物更加复杂,火灾有毒气体危害问题突出。此外,各种新能源和电器产品的使用导致火灾起因更为复杂、多样和隐蔽;高层、复杂、超高建筑的增多使扑救难度增大。
“从历次检查情况来看,我市还存在不少实体性火灾隐患,有些甚至符合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标准。 ”市消防支队宣传科科长戴启和介绍,近年来,我市高层、地下、大体量大空间建筑数量急速增加,导致火灾防控难度不断加大,方天大市场、川姜叠石桥地区、海门三星地区“家庭式”作坊等区域性火灾隐患积重难返,“三合一”“多合一”“城中村”等火灾隐患不断增多;农村消防基础薄弱,“小火亡人”的情况时有发生……“致灾因素的增加,并不一定导致火灾的必然发生。归根结底,导致火灾事故频发根本原因在于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许丹说。比如,个人消防安全意识薄弱,消防安全技能欠缺,发现火灾隐患能力薄弱,单位消防安全监管不落实等,都是导致隐患发生的重要原因。“这就要求全社会对消防工作高度重视,对于经济发展,消防安全也是一种生产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