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我们的优势 去购物车结算(
0

行业报告 金融 能源

行业资讯 预警 机会

产业分析 趋势 时评

大数据 管理 营销

创  业 项目 故事

人  物 领袖 访谈

宏观 经济 策略

数据 行情 汇率

政策 时政 聚焦

金融 信托 理财

地产 市场 环境

商业 观察 要闻

区域 招商 园区

企业 百科 机会

预警 国际 国内

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行业资讯 > 热点新闻 >
谁掌握全球铸币权 谁就掌握了世界!
灵核网

  印刷一张500欧元的纸币能够获利多少?经过他计算,印刷一张这样的钞票能够获利60000%,因此他评论称,印钞是利润最高的生意。

  印钞的利润虽然很高,但并不是人人都可以随便印制。你要有铸币权才行,可是古往今来铸币权一般都掌握在各个国家手中。因为铸币权涉及到国计民生和国家经济的稳定,所以世界各国一般都会绝对垄断铸币权,并立法打击私自造币或者印制假币的行为。而通过铸币权印刷纸币获得的利润又可以称为“铸币税”,这个税没有人能够逃的掉。

  1、中国古代已开始征收铸币税!

  中国最早的纸币出现在北宋于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曾作为官方法定的货币流通,又称作“官交子”,这是中国最早由政府正式发行的纸币,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比美国、法国等西方国家发行纸币要早六七百年。这是中华文明现金和发达的体现,值得我们每个中国人骄傲。

  可是被认为中国300年间最聪明的人王夫子在其著作《宋论》中,对于纸币却做出以下评论:“大弊政以病民者二百年”的事。王夫子之所以会这样认为,原因是古代中央政府一旦缺钱就开始任意超发货币,大量征收铸币税。

  其实征收铸币税在进入纸币时代就以前已经存在。比如,三国时孙吴为了筹集资金发过以一当千的大钱,南朝梁武帝建造佛像用铜过多导致后来用铁铸钱,清朝咸丰年间也发过以一当百的铜钱。自汉朝政府获得了唯一铸币权之后,要想中央政府在缺钱时不超发货币几乎是不可能的一件事。

  2、只要有铸币权 政府就可以生存下去!

  其实外国政府也会这样干,尤其在战争爆发,军费开支大增的时候,政府直接征收新税或者提高税率会激化国内矛盾,超发货币,征收隐性的铸币税受到许多政府首选。这也就是为什么战争一旦爆发之后,常常会有通货膨胀相伴随的原因之一。

  对此,凯恩斯(Keynes)在1924年评论称,“在别无他法时,一个政府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超发货币)生存下去。”

  3、谁掌握铸币权 谁就掌握了世界!

  人类的最近的5个世纪,随着全球化的加深,铸币权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在世界上的争夺对象。对于全球的铸币权,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这样评论:“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国家;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人类;谁掌握了货币铸造权,谁就掌握了世界。”

  经过2次工业革命和2次世界大战,黄金作为流通货币的历史结束,美元变成了各国货币交易的媒介,成为了超级货币,或者叫做国际储备货币,从而美元享有了基于世界贸易的国际铸币税。国际铸币权是以国际贸易为存在的基础,以外汇储备为体现形式的。掌握国际铸币权的国家就可以通过超发钞票向世界各国家征收铸币税。

  4、美元欧元掌握着世界85%的铸币权!

  现如今美元并没有完全独吞世界范围内的铸币税,而是与几个国家的货币分食,只是美元占的比重比较大。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2014年一季度世界已分配外汇储备中,美元占比60.9%;欧元占比24.5%;日元占比4.0%;英镑占比3.9%;加元占比1.9%;澳元占比1.7%;瑞郎占比0.3%,其他货币占比2.8%,这基本上就是各国铸币权的比例。

  2008年之后,美国推行了4轮QE刺激经济,将3万多亿美元注入资本市场。美联储在推行QE3的时候每个月要印钞850亿美元去买美国国债。欧央行也不甘示弱,不仅大量购买债券,还把存款利率将到-0.3%;瑞士利率目前为-0.75%;日本央行在上周也把利率降至-0.1%。这些央行都打着刺激经济的旗号,进行超发货币,在国内和国际上同时增收铸币税。

  如果你足够细心,或许已经发现了,当今世界的铸币权几乎都掌握在G7(包括美、日、英、法、德、意、加拿大)成员国手中。

  根据美国财政部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可得到的最新数据,中国66.7%的外汇储备是以美元的形式存在的;20%的外汇储备以欧元的形式存在,日元和英镑各占5%。由此可见,中国外汇储备虽有3万多亿美元,但是不掌握铸币权,我们很难保护我们的外汇储备不受它国的侵蚀和剥削。

  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一直在努力改变这一状况,但是阻力很大。今天关于铸币权和铸币税我们先讲到这里,我们将在下一期中进一步讲述美国是怎样一步步获得全球铸币权的。

分享到:0  时间:2016-02-02 来源:灵核网整理(ldhxcn.com) 

版权声明

  灵核网所有报告统计版权为《北京灵动核心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独家所有,灵核网产品是《北京灵动核心信息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对市场调研、研究与整合的成果,究报告产品拥有唯一著作权。灵核网研究报告没有通过任何第三方进行代理销售,购买请直接与我公司客服联系。   灵核网核心产品为有偿提...[详细]
关于灵核网 |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 服务条款 | 付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运营公司:北京灵动核心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专业市场调查研究机构-提供各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办公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翠微中里14号楼    北京市大兴区天华大街5号院绿地启航国际12号楼
400热线:400-998-1068(7*24小时)      传真:010-82894622转608      E-mail:lhwscb@ldhxcn.com      QQ:1342340450/1602788672
总部:010-82894622      市场部:010-56290519     
京ICP备1302785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377号 灵核网 版权所有 灵核网数据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