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等杂粮也不好做。大米、面粉等主粮的消费具有一定刚性,杂粮的弹性很大,而且市场分散,生产也很分散,要做好,做成生意一点也不容易。
任志强代言的沙漠节水小米,截止笔者发稿,2公斤装在天猫预售了2681件,库存24259件;4公斤包装,在天猫预售了545件,库存4444件。以任大叔的人气,全部售出可能性很大。
归总起来,这次任小米准备了73吨左右的小米,对于中国每年6亿吨左右的粮食产量来说,73吨是九牛一毛,在粮食圈子里,这个量也只能算个体户的级别。
当然任小米这次拿出来试水的可能只是一小部分,《第一财经日报》的报道称,任志强代言的小米去年的总产量不过60吨,但今年小米总产量预计达1000吨。即便是1000吨,从生意的角度来看,也是很小的一个量。
任志强卖小米,更多还是从公益角度出发,任志强是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现任会长,2004年,包括任志强在内的近百位企业家在内蒙古阿拉善盟腾格里沙漠月亮湖畔发起成立该协会,旨在保护水资源进而解决沙尘暴和雾霾等环境危机。如果不是这个项目,任志强不会代言小米。
农产品的生意很不好做。大米、面粉,是中国人的生活必需品,也是大宗产品,年消费数以亿吨计,按理说,挣点钱很容易,实际情况是,中粮、益海嘉里这样的大公司、跨国公司赚不到钱,甚至整个行业出现亏损。
小米等杂粮也不好做。大米、面粉等主粮的消费具有一定刚性,杂粮的弹性很大,而且市场分散,生产也很分散,要做好,做成生意一点也不容易。
生产分散是中国农业的老问题了,导致的最大问题是农产品的品质不均匀,质量不稳定,千家万户生产,种出来的虽然都是小米,品质千差万别。
任小米号称种植基地无污染源,土壤达到国标的“自然保护区”级别,不喷洒一滴农药,沿用古法工艺,手工除草。这样的产品品质让人很赞,如果要做成生意,扩大种植规模,农药、化肥的使用监管,品质的把控,1000吨的量要比几十吨困难得多,如果把控不严,任志强的声名可能就此折进去了。
这些年,食品公司几乎家家都是坐在火山口上,因为食品的上游是农业,生产方式还是千家万户的模式,规模化种植与养殖,提倡号召了这么多年,有明显提升,但是大局并未改变,上游的风险无法把控,下游做食品加工与销售的命运,就没法控制在自己手里。
这样的大环境和大生态,任志强也无法置身事外。所以这些年,除了褚时健,企业家大佬们涉足农业,很多雷声大、雨点小,丁磊养猪的新闻传了很多年,今年才有人吃到网易的猪肉,市面上要买到不容易。其他大佬们的菜园、养殖场,多数也是为自己公司餐厅服务,无法做成一个生意。
所以任志强卖小米,不是那么看好。
农业跟房地产有很大不同,小米等杂粮市场,由于中国巨大的人口数,市场潜力不小,至今也没有一个全国性品牌,也没有人能一统江山。如果有人能找到更好的生产方式,能够持续稳定地供应优质农产品,对中国农业绝对是大好事,生意上大赚一笔也无可厚非。任志强有很好的知名度,做品牌的条件得天独厚,如果能整合更多专业的资源,从小米入手,把小项目做成大生意,像褚时健把冰糖橙发扬光大了,绝对是中国农业的福音。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