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我们的优势 去购物车结算(
0

行业报告 金融 能源

行业资讯 预警 机会

产业分析 趋势 时评

大数据 管理 营销

创  业 项目 故事

人  物 领袖 访谈

宏观 经济 策略

数据 行情 汇率

政策 时政 聚焦

金融 信托 理财

地产 市场 环境

商业 观察 要闻

区域 招商 园区

企业 百科 机会

预警 国际 国内

余承东:未来3到5年大部分手机企业会消失

  1月6日,华为消费者业务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2016年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2016CES)上宣布了2015年业绩情况。2015年,华为消费者业务智能手机出货量达1.08亿部,同比增长44%,全年收入超过200亿美元,同比上年大幅增长近70%。
 

  完成1亿部智能手机销售目标的华为,一路超越除苹果、三星以外的所有对手,坐稳了全球第三的位置。从此消彼长的市场占有率可以看出,三星、索尼以及HTC丢失的市场大部分被华为接收。但也要看到,尽管已进入“亿级俱乐部”,按照“两年时间高端手机出货量超越苹果”的目标,摆在华为面前的问题还很多,比如在全球1亿部手机出货量背后,华为在美国市场却表现不佳。
 

余承东
 

  2015年的成功让华为消费者业务活了下来,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2016年的表现将决定我们能否成为领导者。”
 

  15%,决定有没有饭吃
 

  2015年是中国手机品牌继续突飞猛进的一年,也是国产手机出现明显分化的一年,华为正一步一步展示出在全球市场挑战三星和苹果的创新能力。
 

  公开数据显示,2015年,以华为为代表的国产手机厂商与三星、苹果之间的差距在逐渐缩小。GFK发布的2015年前三季度全球手机市场报告显示,华为全球市场份额占比9.7%,接近苹果的11.8%,与份额下滑到28%的三星正逐渐缩小差距。
 

  余承东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从2010年到2015年华为手机出货量增长了30多倍,但手机市场上很多企业在消失,手机市场也如同大飞机市场一样从分散走向垄断,我始终认为未来3到5年中国大部分手机企业会消失,或者退守到细分的小众市场,手机市场不再是适合创业者的市场。”
 

  “对于华为来说,2015年的表现让消费者业务活了下来,2016年的表现将决定能否成为市场领导者。”余承东说,华为2016年新的征程是在占比第一的市场把高端市场做到第一;在市场份额低的区域提升到15%的市占率。
 

  “15%的市占率决定在手机市场有没有饭吃。当一个手机品牌市场占有率低于10%时,几乎无法生存,低于15%则无法盈利。不能盈利就很难继续投入研发,没有研发会在市场上消失得更快。”余承东针对未来智能手机市场趋势表示。
 

  “美国失利怪我们自己”
 

  IDC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增长将首次降至10%以下,主要原因是中国市场需求开始趋缓。IDC认为,未来5年内,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正在成为换机市场,增速会继续放缓。
 

  从初次购机市场过渡到换机市场,意味着中国市场的人口红利在消失。余承东认为,华为中高端品牌在国内市场份额还有至少1倍的增长空间。“目前华为市场份额在15%左右,三星在韩国本土市场份额约40%,华为在国内市场目标是占到30%以上,同时华为希望国内高端机型市场份额能超越苹果成为第一。”
 

  针对海外市场,余承东表示华为在欧洲市场份额逐渐稳固之后,下一步重点目标是美国和日本。美国是所有高端手机品牌不可忽视的市场,但华为目前在美国市场销售主要以电商渠道的荣耀为主,线下渠道几无踪影,从未公布过的出货量和中国、欧洲市场相比微不足道。
 

  对于华为在美国市场的表现,余承东告诉记者,“失利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华为路线问题,华为从低端白牌走出来,美国市场转型最慢;二是华为在美国的队伍不够强,失利主要是我们自己的问题。2016年华为已经召回原诺基亚全球副总裁赵科林负责华为终端的全球销售工作,在与谷歌合作之后,华为在美国市场将继续扩大和运营商、渠道商的合作,但在美国市场销售上量还需要一段时间,短期内华为在美国市场仍然没有明确的销售目标。”
 

  终端不会独立上市
 

  从全球市场十名之外的贴牌厂商一路奔跑进全球前三,华为手机部门在华为B2B市场架构体系中摸索出B2C市场路径,这与华为对消费者业务开放有关,但不同的管理和服务理念始终埋藏着冲突。
 

  近期,关于“2016年下半年华为终端将成立独立子公司脱离华为独立上市”的消息流传甚广,余承东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首次公开否认了这一说法。
 

  “一直以来华为通过变革项目持续提升工作效率,未来5-10年,华为将从中央集权式的管理,逐步迈向‘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来呼唤炮火’,其中也包括消费者业务。”余承东对记者表示,“按照原来B2B市场的思路做B2C市场必然会拖累消费者业务的发展,同行业企业的教训已经印证了这一点,为了更快地响应市场与技术变化,公司正在对消费者业务的日常运作进行优化变革,但其中不涉及公司分立,更不会以子公司的形式独立上市,消费者业务将始终在集团统一的治理框架下运作。”
 

  余承东对企业治理的态度谦虚而实际。
 

  “我们越向前走,发现华为自身问题越多。渠道、零售、品牌、营销各个领域都需要提升,比如在4级到6级线下销售渠道方面,华为覆盖程度不如 VIVO、OPPO;品牌建设还需要学习苹果;在新技术应用上,华为不会错失VR、AR技术,但这些技术现在看来成熟商用至少还需要2到3年,所以我们选择耐心等待时机。”余承东说。

分享到:0  时间:2016-01-07 来源:灵核网整理(ldhxcn.com) 

版权声明

  灵核网所有报告统计版权为《北京灵动核心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独家所有,灵核网产品是《北京灵动核心信息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对市场调研、研究与整合的成果,究报告产品拥有唯一著作权。灵核网研究报告没有通过任何第三方进行代理销售,购买请直接与我公司客服联系。   灵核网核心产品为有偿提...[详细]
关于灵核网 |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 服务条款 | 付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运营公司:北京灵动核心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专业市场调查研究机构-提供各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办公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翠微中里14号楼    北京市大兴区天华大街5号院绿地启航国际12号楼
400热线:400-998-1068(7*24小时)      传真:010-82894622转608      E-mail:lhwscb@ldhxcn.com      QQ:1342340450/1602788672
总部:010-82894622      市场部:010-56290519     
京ICP备1302785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377号 灵核网 版权所有 灵核网数据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