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编码器市场中,欧美品牌占据高端市场,有30%以上的市场份额,在产品价格定位高端,在重工和风电等新能源领域具有优势;日韩品牌主要占据中端市场,也占三分之一以上的市场份额,产品价格定位中端,在电梯、机床、伺服电机等行业应用较为广泛;而大陆企业主要参与中低端市场的竞争,产品价格较低,以占市场近半销售量仅获得25%的大陆市场销售份额。
在所有的厂商中,市场份额较高的企业包括Heidenhain、Tamagawa、Nemicon、Yuheng、Baumer、Rep、P F、Danaher、Koyo、Omron等。其中前三名企业市场份额占市场总额的将近50%,市场集中度较高,各企业主要针对的应用行业集中性较高、行业竞争较少。主流厂商业绩增长幅度也有明显差距,增长幅度最大的为60%,增长幅度最小的低于10%。
我国编码器主要应用领域分析

图表1 我国编码器主要应用领域分析
电梯、机床和伺服电机配套是编码器的重点应用领域,占整体应用市场53%的市场份额。纺织机械、包装机械和印刷机械等领域目前市场份额较小,编码器一般不直接进入这三个行业,编码器生产企业的竞争主要集中在给这些机械行业提供伺服电机的电机生产厂环节。起重机械目前市场份额也较小,仅占4%-5%。在冶金和电子行业等项目型行业,编码器目前应用比例较低,仅占14%的市场份额。此外,编码器在医疗机械、风电、汽车生产线、混合动力汽车、水利、轨道交通等领域也有一定应用,但应用比例较低。
2014年,我国编码器市场继续保持回暖态势,以编码器整体市场规模为16.45亿元赶超2013的15.7亿元,同比增长4.7%,增速同比提高2.8个百分点。

图表2 我国编码器市场规模及走势
随着工业自动化行业快速发展,数控和伺服系统等工控设备的大量应用,机械设备数控精度要求的不断提高,编码器产品种类不断增加,应用比例也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整个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其中自动编码器、旋转型编码器将成为主要增长点。更多最新市场调查报告请查阅灵核网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编码器市场现状及投资分析报告》
国家电投中国电力商丘热电获
陕煤集团榆林化学二期项目取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