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在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联合国人口署统计及预测,中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已经由2000年的8%上升至2010年的9.4%,到2050年该比例将提高到30.8%。同时,中国老龄化的进程也非常迅速。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发布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表明,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从7%提升到14%用了28年,而发达国家大多用了45年以上的时间。人口老龄化加剧导致人力成本上升,代理人增员日益困难。此外,人口老龄化加剧导致生活成本不断提升,在代理人收入较低的情况下造成目前保险行业代理人招募日益困难,且代理人的脱退率逐渐升高,代理人队伍增长困难。
2010年银保新规后银保新单不断下降。2010年10月,银监会发布90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合规销售与风险管理的通知》,银行不再允许保险公司驻点销售保险产品,且每家银行最多只能销售三家保险公司的产品,此后银保新单逐年下滑。尽管银保渠道销售的产品利润率较低,但其不断下滑仍对新业务价值增长造成不利影响。此外银保渠道保费占比较高,这导致寿险行业总保费增速也在不断放缓。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互联网金融已经出现了三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第一种、移动支付替代传统支付业务
随着移动通讯设备的渗透率超过正规金融机构的网点和自助设备,以及移动通讯、互联网和金融的结合,全球移动支付交易总金额2011年为1059亿美元,预计2016年将达到6169亿美元。在肯尼亚,手机支付系统M-Pesa的汇款业务已超过其国内所有金融机构的总和,而且延伸到存款等基本金融业务。
第二种、人人贷替代传统存贷款业务
其发展背景是正规金融机构一直未能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而现代信息技术大幅降低了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使人人贷在商业上成为可行。如2007年成立的美国LendingClub公司,到2012年年中已经促成会员间贷款6.9亿美元,利息收入约0.6亿美元;又如之前提到的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金融,截至2012年,阿里金融服务的小微企业已经超过13万家。
第三种、众筹融资替代传统证券业务
所谓众筹,就是集中大家的资金、能力和渠道,为小企业或个人进行某项活动等提供必要的资金援助,是最近2年国外最热的创业方式之一。2012年4月,美国通过JOBS法案(JumpstartOurBusinessStartupsAct),允许小企业通过众筹获得股权资本,这使得众筹融资替代部分传统证券业务成为可能。
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与盈利方式,既不同于商业银行间接触,也不同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模式,互联网金融将改变商业银行的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方式,导致商业银行支付功能边缘化,挑战传统的金融中介理论。更多互联网保险市场分析请查阅灵核网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发展现状及投资分析报告》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