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民经济运行情况GDP
2014年,我国国民经济在新常态下稳定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636463亿元,比上年增长7.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8332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71392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306739亿元,增长8.1%。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2%,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2.6%,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8.2%。
图表1: 2010-2014年国内GDP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2: 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初步核算
二、消费价格指数CPI、PPI
1、CPI
2014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0%,顺利完成3.5%的调控目标,年度涨幅创出自2009年以来新低。但值得注意的是,PPI增速仍处于持续回落状态,2014年需求总体偏弱,通缩预期上升。预计,2015年物价水平仍可能继续处于相对较低水平。2014年1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显示,12月份,CPI环比上涨0.3%,同比上涨1.5%;PPI环比下降0.6%,同比下降3.3%。在30个主要工业行业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水的生产和供应、烟草制品等行业出厂价格环比上涨;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石油加工、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等行业出厂价格环比下降。
2015年,受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影响,除了个别产品和服务价格可能走强外,多数产品和服务价格将继续保持下行态势,我国物价总水平继续处于相对较低水平的可能性较大。而由于大多数工业领域培育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需要相对较长过程,PPI短期内也不太可能出现大幅反弹。
图表3: 2014年CPI月度涨跌幅度
图表4: 2014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2、PPI
2014年,中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1.9%,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2.2%。刚刚过去的12月份,中国PPI同比和环比降幅均有所扩大,分别下降了3.3%和0.6%。截至2014年12月份,中国PPI月度数据同比下降的持续时间已增加到34个月。PPI月度同比数据上一次出现增长还是在2012年2月。2014年二季度起,中国PPI同比降幅曾连续收窄,引发市场对于PPI年末转正的期望。但8月份至今,PPI同比降幅已连续五个月扩大,并在年末再度创出新低。CPI和PPI的走低,直接原因是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的传导,而本质上为人民币汇率高估抑制了中国的总需求。如果2015年不把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完善作为经济改革的重中之重,通缩风险或进一步加剧。
图表5: 2006-2014年中国PPI走势图
更多最新外墙外保温行业市场分析信息请查阅灵核网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外墙外保温系统发展现状与投资分析报告》。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