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016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电机及控制系统的市场容量将会在500亿元以上。
201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全年生产78499辆,生产量同比增长近3.5倍,销售74763辆,销售量同比增长近3.2倍。
2015年1月到4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3.44万辆,同比增长近 3倍。其中,纯电动乘用车生产1.59万辆,同比增长近3倍,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生产8780辆,同比增长3倍;纯电动商用车生产6416辆,同比增长 5倍,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生产3330辆,同比增长70%。其中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前五车企分别是,比亚迪,众泰集团,北汽新能源,奇瑞汽车,上汽荣威。
2016年新能源汽车发展仍是商用车稍强。由于企业平均油耗政策对乘用车挤压和商用车补贴鼓励的差异化,十三五的商用车是为补贴而战,乘用车是为考核处罚的生存发展而战,新能源发展模式也将分道扬镳。商用车的超高补贴引发的结构性井喷未来面临难以为继的局面,乘用车的新能源化将加速发展。
短期看,2016年进入新能源车发展的新纪元,政策强力推动下的新能源车仍有60%左右的较快增速,翻倍增速难以出现,商强乘弱局面面临挑战。2015年新能源车高速发展带来较严重的流动资金压力,产业链各环节的资金都严重不足。如果16年国家有决心补贴,万一地方政府也能努力及时全面兑付,新能源车市场仍有较好的发展机遇。从简单补贴角度看,16年的商用车有一定优势,尤其是客车优势相对明显。按照上牌车型的电池容量指标估测:6-8米轻客的70度电池补贴20万,8-10米的约100度电池补贴33万,10米以上的180度电池补贴42万。因此15年出现的电动轻客爆发热潮仍将延续到2016年,由于中客的电动化比例偏低,2016年客车电动化将会向中客延伸。随着快递物流等行业的发展,电动专用车市场潜力很大;而5-6米电动轻客也有8万补贴,电动专用车按40度电,也能有7万元补贴,基本覆盖电池成本,但仍弱于专用物流车的蓬勃发展潜力。
乘用车市场的新能源车产品基本符合我们前期预测的的经济型电动化、中大型插电化的趋势。乘用车企业一般对电池品质等要求更高一些,电池供给的瓶颈在2015年较突出。2016年乘用车主流产品4.5万的补贴相对经济型电动车平均20度电池也基本够用,A级以上电动车则缺乏市场和价格双重吸引力。随着2016年的油价保持低位,限购城市和小城镇城市仍是乘用车两个发展的主力市场。燃料电池暂无产业化能力。而插电混动平均电池容量13度约补贴3万的综合成本覆盖不足,技术难度大,近两年市场仍缺乏充分参与者,属于未来发展趋势。普混的成本较低,具有慢热的持续爆发活力。总体看,由于15年新能源车超速增长,16年环境与补贴等支撑将难以支撑翻倍增长,新能源车的品质与安全等问题将引起更多关注,新能源车年检验车体系、废电池报废等将有实质性措施。我们希望新能源车结构也会聚焦到乘用车,只有面向私人用户的市场才是可持续的。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