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中国信用卡诞生三十年,互联网金融时代给了信用卡这个传统行业更多的发展空间。在面临创新与变革大潮的2016年,我们更加期待传统的信用卡市场能够创建一个全新的生态系统。
2015年即将潸然而去,2016年又要翩然而至。在即将过去的2015年,中国信用卡产业虽然遭遇了中国经济的寒潮,但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2014年,信用卡在加快了金融IC卡的迁移进程,并制订了开放银行卡转接清算市场的大政方针。2015年,首先是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银行卡清算机构准入管理的决定》,中国银行卡转接清算市场开放的基本框架确定;接着就是中国银联大刀阔斧地推进支付移动化、实体卡虚拟化的发展速度。中国信用卡市场在 2015年已经显露出强烈的创新与变革的趋势。
截至2013年末,全国信用卡累计发卡已达3.91 亿张,较上年末增长18.03%,增速较上一年有所加快。去年末,全国人均拥有信用卡0.29张,几乎相当于每个家庭拥有一张信用卡,去年末中国信用卡授信总额为4.57万亿元,信用卡卡均授信额度则突破了万元,为1.17万元。
随着信用卡越来越被普及和认可,信用消费、超前消费的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部分消费者使用信用卡时消费心理不成熟,刷卡无节制,导致信用卡的坏账也在逐年增加。央行的数据显示,去年末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251.9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05.34亿元,激增了
71.86%。
三大阵营日趋分化
随着2015年银行中期年报的亮相,上市银行的信用卡业务三大阵营日趋分化的格局呈现在市场面前——以工、中、建、农、交和招商、广发银行为代表的第一阵营,以中信、民生银行为代表的第二阵营,和以华夏、上海、北京银行为代表的第三阵营。
从2014年报数据来看,各行发卡量增长依然不减。工行、建行、招商银行继续处于前三位领跑。各行增长速度涨跌互现,工行发行了1.01亿张信用卡,建行和招行分别以6600万和6000万张居第二和第三,此外,建行以26%的增长率,开始逐渐拉开与招行的差距;华夏银行2014年以40%的增长率位居第一,但是由于总量仅为589万张,使这个“头衔”缺失太多光环。
第一阵营中的五大银行加上招商、广发银行的发卡量,已经占到了信用卡市场总量的77%,留给其它银行的市场空间已经非常狭窄。尤其是建行、中行、农行几家原国有商业银行,利用其网点及多年累计客户数的优势,发卡量增速后来居上,连续几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招商银行发卡量虽然被建行超越,但是依旧保持很强的盈利能力;广发银行也在近几年开始发力,从2010年的1100万张增长到2014年的3400万张。
第二阵营发卡银行中,几家银行发卡增速保持平稳发展的趋势,发卡数量都超过了1000万张。但是第二阵营却面临着很大的市场压力:第一,自身已经达到业务发展的极限;第二,市场也已经接近饱和,尤其对于非五大银行而言,各股份制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分布和客户基础,还是让信用卡业务发展的空间受到了非常大的制约。
因此,摆在第二阵营的发卡银行面前的更应该是走“以质量求效益”之路,与第一阵营硬拼市场并非明智之选。中信银行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或许就代表了一个方向,目前,中信已经与京东、淘宝、百度、腾讯等互联网巨头联合发行了联名卡。
第三阵营发卡银行主要以原区域性商业银行以及个别较晚发卡的全国性商业银行为主。这些银行在信用卡市场上发展的压力无疑将无比巨大,且如不制订出特殊的政策,改变原有的经营理念,很难在信用卡市场获得充分发展的空间。更多行业调研报告请查阅灵核网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信用卡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分析报告》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