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灵核网统计,今年前8个月长江经济带[1]累计实现进出口总值6.6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0.9%,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的43%,比重提升0.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4.1万亿元,下降1.3%,占同期我国出口总值的46.4%,比重下滑0.3个百分点;进口2.5万亿元,下降0.1%,占同期我国进口总值的38.5%,比重提升1.1个百分点。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8月份进出口值创年内新高,其中进口同比由降转增。今年8月份,长江经济带进出口9526.2亿元,为年内新高,环比增长8%,同比由上月的下降0.4%转为增长9.4%。其中,出口6019.5亿元,环比增长9.1%,同比增长8.4%;进口3506.7亿元,环比增长6.1%,同比由上月的下降4.2%转为增长11.1%(下图)。
二、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增长,海关特殊监管方式进出口降幅较大。今年前8个月,长江经济带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3.8万亿元,增长3.2%,占长江经济带进出口总值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55.8%提升至58.1%;其中,出口2.5万亿元,增长0.9%;进口1.3万亿元,增长7.7%。同期,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1.8万亿元,下降5.5%,占27.5%;其中,出口1.2万亿元,下降5.8%;进口5980.8亿元,下降4.7%。此外,以海关特殊监管方式进出口7651.6亿元,下降9.4%。
三、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占5成,民营企业进出口保持增长。今年前8个月,长江经济带内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3.3万亿元,下降1.6%,占同期长江经济带进出口总值的50%;其中,出口1.8万亿元,下降2%;进口1.5万亿元,下降1%。同期,民营企业进出口2.6万亿元,增长0.7%;其中,出口2万亿元,增长0.4%;进口6057.5亿元,增长1.8%。此外,国有企业进出口7274.8亿元,下降4.5%;其中,出口3767.1亿元,下降6.6%;进口3507.7亿元,下降2%。
四、对欧、美、日进出口均增长,其中欧盟为最大贸易伙伴。今年前8个月,长江经济带对欧盟进出口1.2万亿元,增长1.8%,占同期长江经济带进出口总值的18.1%,比重提升0.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7746.5亿元,增长0.7%;进口4230.4亿元,增长3.7%。同期,对美国和日本分别进出口1.1万亿元和5589.6亿元,分别增长0.3%和1.5%。此外,对东盟进出口8146.9亿元,下降2.1%。
五、江苏、上海、浙江进出口占逾8成,其中上海、浙江进出口实现增长。今年前8个月,长江经济带进出口前3大省市分别为江苏、上海、浙江。江苏进出口2.1万亿元,下降2.2%;其中,出口1.4万亿元,增长0.2%;进口7956.7亿元,下降6%。同期,上海进出口1.8万亿元,增长0.7%;其中,出口7704.5亿元,下降1.1%;进口1万亿元,增长2.1%。此外,浙江进出口1.4万亿元,增长3.9%;其中,出口1.2万亿元,增长5.2%;进口2860.4亿元,下降1%。上述3省市进出口合计占同期长江经济带进出口总值的81.5%,较去年同期提升1个百分点。
六、机电产品出口比重下滑,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降幅低于总体。今年前8个月,长江经济带出口机电产品2.4万亿元,下降1.5%,占长江经济带出口总值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57.4%下降至57.3%。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出口3691亿元,下降7.1%;集成电路出口1596.3亿元,下降7.4%;电话机出口977.9亿元,增长7%。同期,服装、纺织品、家具、塑料制品、箱包、鞋类、玩具等7类劳动密集型商品合计出口9317.4亿元,下降0.4%,较同期长江经济带进出口整体降幅低0.9个百分点。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3315.5亿元,下降2.2%;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2978.7亿元,增长4.7%。
七、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占逾3成,部分大宗商品进口量增价跌。今年前8个月,长江经济带进口高新技术产品8572.6亿元,下降1.5%,占同期长江经济带进口总值的34.1%。其中,集成电路进口3988.6亿元,下降1.6%;计量检测分析自控仪器及器具进口619.8亿元,增长11.4%。同期,铁矿砂、未锻轧铜和铜矿砂进口量分别增加18.1%、6.7%和25.1%,进口均价分别下跌10.8%、14.1%和14.6%。此外,医药品进口533.8亿元,增长23.6%(下表)。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