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贵州、安徽等多个中药材产地受降雨的严重影响,只有零星采挖,不少传统中药材价格持续走高。其中,太子参价格已达120元高位,白术价格同样上涨不少。

灵核网注意到,今年以来,中药材价格指数持续稳定上行。其中,太子参(统)价格增长100%,三七(80头)价格增长67%,野菊花、茯苓(丁)、黄连(鸡爪)、川芎(统)等品种均有大幅上涨。
分析认为,大多数中药材生长在南方,南涝北旱造成部分品种错过了最佳种植期,价格大幅上涨,如太子参。预计极端天气的影响将继续深入,药材价格有望加速步入上行周期。
部分中药材价格持续上涨
近期,由于南方地区持续大雨,不少中药材产地受到严重影响,只有零星采挖,新货产出极少。受此影响,部分品种中药材价格短期大涨。
以太子参为例,在康美中药网上,可以看到太子参亳州药市参考价格已经达到了每公斤120元,而产自贵州的太子参价格则到了130~160元/公斤。据太子参历史价格走势显示,今年以来太子参价格涨幅超过100%,其中其价格在110元附近徘徊一个月后,于近日冲上120元。
此外,白术同样走俏,受近期产地多雨天气影响,市场货源走动顺畅,行情价格不断上调。据中药材天地网讯息,现市场安徽二年生货源畅销,售价在20元上下,浙江产市场流通货源减少,新统货售价在21元上下,湖南货售价在18元上下,安国地产一年生改良货售价在8.5元上下。
在供需错配的大背景下,今年以来出现的极端天气将加剧中药材的供需矛盾。大多数中药材生长在南方,南涝北旱造成部分品种错过了最佳种植期,价格大幅上涨,如太子参。预计极端天气的影响将继续深入,药材价格有望加速步入上行周期。
中医药行业频收利好
其实,大宗中药材价格自2012年以来在低位持续盘整,今年以来部分药材出现回暖迹象。
灵核网中药材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其价格指数小幅上涨3.1%,行情持续稳定上行。其中太子参(统)价格增长100%,三七(80头)价格增长67%,野菊花,茯苓(丁)和黄连(鸡爪),川芎(统)等品种均有大幅上涨。 仅在6月单月,太子参(统)价格环比上涨77%,茯苓(丁)价格环比上涨39%,黄连(鸡爪)价格环比上涨32%。
值得一提的是,中药材价格上涨,不少A股上市公司股价闻风而动。例如中药材贸易龙头企业康美药业,7月7日与7月12日两日涨幅超过6%,成交放量明显。此外,香雪制药涨幅亦不俗。
近年来虽然中药材价格低迷,但是去年底以来中医药行业却受到了空前关注。去年年底,《中医药法(草案)》正式提交,我国第一部中医药领域的法律进入正式立法程序。随后2016年2月26日,国务院又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纲要》明确了未来十五年中国中医药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
陕煤集团榆林化学二期项目取
国家电投集团印发水、火、风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