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有许多城市面临着经济转型的阶段,而资源型城市转型,又是城市转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由发改委、国土部、财政部等联合制定的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3日发布,提出将完善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深化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
规划提出,要科学制定资源型产品成本的财务核算办法,把矿业权取得、资源开采、环境治理、生态修复、安全生产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等费用列入资源性产品成本构成,建立健全能够灵活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规划强调了体制机制创新,从不同领域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引导资源型城市尽快形成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格局。
据业内人士表示,在今后的价格改革中,必须重点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和代际补偿机制,建立一整套能够反映资源勘探开发、生态补偿、枯竭后退出等完全成本的制度体系,并将这些成本反映到资源性产品的价格中,形成反映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能源价格形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