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随着大型跨国制药公司的产业结构调整、跨国生产转移以及国际分工进一步的细化,我国已经成为医药行业全球分工中重要的中间体生产基地。我国医药中间体产业已经形成从科研开发到生产销售的较为完整的体系。从世界范围内医药中间体的发展来看,我国的整体工艺技术水平还比较低,大量高级医药中间体以及专利新药的配套中间体产品生产企业较少,正处于产品结构优化升级的发展阶段。
我国医药中间体供大于求现象较为突出,对于出口的依赖度也逐渐增大。但是我国的出口主要集中在维生素C、青霉素、对乙酰氨基酚、柠檬酸及其盐和酯等大宗产品,这些产品的特点是产品产量巨大,生产企业较多,市场竞争激烈,产品价格及附加值均偏低,它们的大量生产造成了国内医药中间体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仍主要依赖进口。
对于保护氨基酸类医药中间体,国内生产企业中大部分产品品种单一,质量不稳定,主要是为国外生物制药公司定制化生产产品。只有一些具有较强研究开发实力、拥有先进生产设施及规模化生产经验的企业才能在竞争中获取高利润。
2011-2015年间,我国化学制药中间体行业产量逐年增长,2013年,我国化学制药中间体产量为56.83万吨,出口量6.57万吨,到2015年我国化学制药中间体产量约67.64万吨。
医药生产作为精细化工领域中重要的行业,已成为近10年来发展与竞争的焦点,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许多医药源源不断地被开发出来而造福人类,这些医药的合成依赖于新型、高质量的医药中间体的生产,故新药受到专利保护,而与之配套的中间体却不存在问题,因此新型医药中间体国内外市场发展空间和应用前景都十分看好。
预计未来几年内世界性新药物的研究将集中在以下10类药物上:脑功能改善药,抗风湿性关节炎药,抗艾滋病药,抗肝炎及其他病毒药,降血脂药,抗血栓药,抗肿瘤药,血小板激活因子拮抗剂,甙类强心剂,抗抑郁、抗精神分裂和抗焦虑药等。针对这些药物去开发其中间体是今后医药中间体开发的方向和拓展新的市场空间的重要途径。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