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9年以来,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乘用车新车销售量世界第一,大量的新增车辆带来了汽车保有量的飙升。
根据公安局交通部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79亿辆,其中汽车1.72亿辆;机动车驾驶人3.27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超过2.8亿人。
中国汽车市场发展情况分析
汽车保有量达1.72亿辆,新注册量和年增量均达历史最高水平。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群众购车刚性需求旺盛,汽车保有量继续呈快速增长趋势,2015年新注册登记的汽车达2385万辆,保有量净增1781万辆,均为历史最高水平。
汽车占机动车的比率迅速提高,近五年汽车占机动车比率从47.06%提高到61.82%,群众机动化出行方式经历了从摩托车到汽车的转变,交通出行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全国有40个城市的汽车保有量超过百万辆,北京、成都、深圳、上海、重庆、天津、苏州、郑州、杭州、广州、西安11个城市汽车保有量超过200万辆。据灵核网发布《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研究成果》显示,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58.32万辆,与2014年相比增长169.48%。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33.2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56.93%,与2014年相比增长317.06%。
2015年,小型载客汽车达1.36亿辆,其中,以个人名义 登记的小型载客汽车(私家车)达到1.24亿辆,占小型载客汽车的91.53%。全国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31辆私家车,北京、成都、深圳等大城市每百户家庭拥有私家车超过60辆。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人口统计数据计算:我国每百万人汽车保有量从2010年的6.79万辆增长至2015年的12.51万辆。
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半年,汽车产销1289.22万辆和1282.98万辆,同比增长6.47%和8.14%,增幅分别比上年同期提升3.83个百分点和6.71个百分点。其中:乘用车产销1109.94万辆和1104.23万辆,同比增长7.32%和9.23%。
中国后市场的发展情况分析
(1)中国汽车后市场体量较大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过保汽车数量预计约6700万辆,占汽车保有量的比重为54%。从2012年到至今,中国汽车后市场规模从2490亿开始,逐年递增约1000亿元,至今达7660亿元,预计2016年年底将接近8000亿元。
预计随着平均车龄逐渐延长、汽车保有量稳步增长,后市场将大概率突破万亿产值。
汽车后市场大体上可分为七大行业:汽保行业、汽车金融行业、汽车IT行业、汽车养护行业、汽车维修及配件行业、汽车文化及汽车运动行业、二手车及汽车租赁行业。而目前,汽车养护行业、汽车维修及配件行业则是各大企业关注的焦点,即对狭义的汽车后市场关注较多。
(2)中国汽车后市场正在改变
长期以来,传统的中国汽车后市场有着诸多困境。
第一,大而分散。
汽车后市场中小型企业占主导,员工人数50人以下的企业占比为93%,500人以上的企业仅为0.82%。71%的汽车后市场企业注册资金规模在50万元以下,但有1%的企业注册资金规模达1亿元。
第二,混乱。
在过去“躺着挣钱的时代”,造就了汽车4S店体系“重销售轻服务”的情况,也让不正规的“路边店”扰乱了市场秩序,也让汽车后市场也就形成了“散、乱、差”的局面。
提起维修、保养等一系列后市场中的主要业务,“价格不透明”、“渠道混乱”、“监管难”等诸多词语最先跃入人们脑海,规范化也势在必行。
近两年,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车主消费者通过在线完成交易习惯逐步形成,汽车后市场产业也正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电商化历程。
2014年伴随资本的进入,大量创业型公司涌入,各种商业模式开始出现;到2015年底,原本风头正劲的上门保养、上门洗车模式开始出现大批量的淘汰现象,这也给飞速扩张的汽车后市场电商企业带来了危机感。
因此,此前选择了更为稳健的“线上服务+线下门店”模式的电商企业开始发力。更多信息,请咨询灵核网。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