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8日,BP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夫·鲁尔在2014《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发布会上指出,由于经济结构调整等原因,2013年煤炭占中国能源消费的比例创历史新低,而中国天然气消费增幅则居世界之首。短期看,这种“气煤”之争将在世界各区域持续。长期而言,天然气占比会日益提升,预计再过20年,煤炭和天然气在一次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会基本持平。
BP报告显示,中国仍是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占全球消费量的22.4%,以及全球净增长的49%。与此同时,中国的能源结构正在持续改进。BP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煤炭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主导地位有所下降,占比为67.5%,创历史新低;石油占比位居第二,为17.8%,是1991年以来的最低值;而天然气消费则大幅增长10.8%,增幅居世界首位。
在谈及煤炭消耗量放缓的原因时,鲁尔认为,不能通过环保政策解释,因为关停小煤矿等的决策是在2013年晚些时候推出的。“可以从经济结构调整方面找到部分原因。2013年,中国GDP增长中服务业的比重首次超过工业,由于工业活动增长放缓,对煤炭需求也自然减少。”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鼓励进一步用天然气发电取代火电的同时,在欧洲和美国,煤炭在发电领域的地位却有赶超天然气之势。报告显示,2013年,天然气在美国发电部门的市场份额出现自2008年以来的首次下降,天然气发电量的减少被煤炭取而代之。同样,在欧洲,天然气难以与价格更低的煤炭竞争,天然气在发电领域的市场份额降幅超过煤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