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欧盟发布的《2014年企业竞争力报告》分析了欧盟制造业竞争力现状和提高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1. 欧盟在大多数制造业领域拥有比较优势,尤其是高技术密集型行业,如制药行业,以及中高技术含量的行业,如化工业、机械设备、汽车和其他交通工具行业。
2. 欧盟出口产品增值价值高,约占产品总价值的85%,与美国和日本类似,远高于中国和韩国。中国和韩国的出口产品更多依赖国外的中间产品和服务,其中5%或更多来自于欧盟。欧盟制造业出口产品更为复杂和精细,包含更多熟练劳动。
3. 欧盟仍远未达到2020年再工业化的目标:制造业占GDP的20%、研发占GDP的3%,固定资本形成总值占GDP的23%。欧盟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从2000年的18.5%下降到2013年的15%。过去25年来,欧盟制造业占GDP比重持续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制造业生产力不断提高,制造业相对于服务业的价格持续下跌。
4. 欧盟复苏仍很缓慢,只有波兰、罗马尼亚、爱沙尼亚等少数成员国制造业产出已达到危机前最高水平,大多数成员国仍未恢复至危机前水平。
5. 公共管理效率、研发创新能力、银行信贷和能源价格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欧盟能源价格高于其他经济体。尽管近些年欧盟大力提高能效,但能效的提高尚无法完全抵消能源价格上升带来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