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鲜肉国内市场分析
灵核网市场调查研究表明,我国肉类食品行业在近年内将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第一、国家扩大内需、鼓励消费的政策为肉类食品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第二、国内市场需求变化将带动肉类食品行业加快结构调整和产品优化,单一肉类品种主导市场的格局将被多样化混合品种所替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引起的消费习惯变化,各种精深加工的分部位冷鲜肉、小包装肉、半成品肉、冷冻肉、熟肉制品以及以肉类为原料的方便食品、功能性食品、休闲食品和旅游食品的消费将明显上升。第三、人们对肉类消费安全日益重视,有利于加快形成肉类食品卫生质量保障体系。第四、高新技术和先进营销方式的应用,为肉类食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第五、市场体系和企业组织体制的日趋完善,将为肉类食品行业的发展创造更为规范的市场环境和竞争格局。第六、加入世贸组织,我国肉类食品行业对外开放的程度将进一步扩大。
冷鲜肉市场调研报告
冷鲜肉又称冷却肉、冰鲜肉,虽然有些消费者对此还比较陌生,但在欧美发达国家几乎不吃冻肉或热鲜肉,而全部是消费冷鲜肉,并且已有好几十年的历史了。冷鲜肉安全卫生、肉嫩味美、便于切割等优点很能赢得消费者特别是城市居民的认同。据统计,在北京、上海,以金锣等知名品牌为代表的冷鲜肉,已占到生鲜猪肉消费10%左右的市场份额,在杭州市区小范围内已达到50%-60%。可见冷鲜肉作为新型肉类品种,已展示出良好的市场前景。 冷鲜肉的生产对环境温度和工作场所卫生条件要求非常严格,屠宰加工企业需要达到HACCP——即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的管理水平。如胴体冷却后细菌数必须控制在103个/cm2~104个/cm2,如超过104个/cm2,细菌在以后分割、运输、贮藏环节中就会繁殖很快,分割需要在10℃~12℃的温度下进行。屠宰放血时要求一头猪一把刀,以免交叉感染,烫毛水要求60℃左右,并且要勤换,有条件的最好用蒸汽烫毛等等。
因此,目前在国内都是像金锣、双汇、雨润等大企业在生产冷鲜肉,小商小贩和中小型肉类加工企业的屠宰厂根本就没有实力达到规定标准要求。 目前阻碍冷鲜肉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屠宰厂的屠宰条件还不够成熟,并且屠宰厂定点过多,不能形成规模。另外一个原因是受居民消费水平的制约。由于冷鲜肉一直在冷却链中进行生产销售,成本高,价格也稍贵,目前还不能被消费者普遍接受。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食品安全卫生的日益关注,在不久的将来,冷鲜肉将会像在国外一样,将取代热鲜肉和冷冻肉,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生肉消费的主流。冷鲜肉是对严格执行检疫制度屠宰后的畜胴体,在0℃~4℃的条件下,迅速进行冷却处理,使胴体温度24小时内由38℃左右降为0℃~4℃,并在后续的加工、流通和分销过程中始终保持在0℃~4℃冷藏范围的冷却链中。由于冷鲜肉始终处于冷却温度控制之下,酶的活性和大多数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肉毒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菌不分泌毒素,避免了肉质腐败,确保了冷鲜肉的安全卫生。一般热鲜肉的保质期只有1-2天,而冷鲜肉的保质期可达一周以上,同时冷鲜肉在冷却环境下表面形成一层干油膜,能够减少水分蒸发,阻止微生物的侵入和在肉的表面繁殖,加之冷鲜肉经过排酸,所以又具备质地柔软多汁,滋味鲜美的优点,便于切割、烹制。与在零下18℃以下冻结保存的冷冻肉相比,冷鲜肉不脱水,水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蛋白质极少随水流出,保存住了肉的营养价值。
行业资讯
冷鲜肉的市场份额在快速增加 我们知道冷鲜肉又叫保鲜肉,是指严格执行检验检疫制度屠宰后的畜胴体迅速进行冷却处理,使胴体温度在24小时内降为0-4摄氏度,并在后续的加工、流通和销售过程中始终保持在这个温度范围内的鲜肉。从冷鲜肉企业到各类经销渠道都需要通过冷链运输和销售。 与热鲜肉相比,冷鲜肉始终处于冷却环境下,微生物的生长被抑制,肉度梭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已不再分泌毒素,可以确保肉的安全卫生。冷鲜肉经历了较充分的解僵成熟过程,质地柔软有弹性,滋味鲜美,具有汁液流失少、营养价值高的优点。正是由于冷鲜肉具有安全卫生、味道鲜美、口感细嫩,营养价值高等优点,发达国家市场销售的均是冷鲜肉。在我国冷鲜肉的市场份额也在快速增加,而且今后一定会成为肉类消费的一种趋势。 消费者对冷鲜肉品牌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随着我国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关注猪肉的新鲜、营养和安全。很多消费者已逐步从以前在早市或农贸市场购买热鲜肉,转变为在超市或肉类专卖店购买冷鲜肉。同时消费者对冷鲜肉品牌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毕竟吃知名品牌的冷鲜肉要安全和放心的多,哪怕是每斤品牌肉的价格贵一点也能够接受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