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讯 12月4日,四辆满载福田全区精英企业家的大巴开赴河源和平县,企业家满怀期待参加福田区与和平县政府携手举办的全面对口帮扶工作大型招商推介会,助力和平经济腾飞,同时为企业转型升级寻找商机。据了解,福田从1999年开始帮扶和平,16年财政帮扶资金累计投入达到2.6亿元,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全省对口帮扶工作“输血”变“造血”,“单向帮扶”到“双向共赢”转变新使命下,福田区夏炀副区长率领112家福田精英企业(含社会组织和行业协会)共155人的代表团赴和平县投资考察,擂响了和平新一轮招商引资大发展的战鼓,打造全方位对口帮扶的“福田模式”。
推进产业园区建设
变及时雨为长流水
12月4日下午,福田企业代表团一行首先考察了深圳福田(和平)产业转移工业园(简称福和产业转移园)。据了解,福和产业转移园由和平县人民政府与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政府于2006年1月联手共建,是首批获得广东省认定的19个产业园之一,园区总体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建园以来共投入资金约12亿元。园区初步形成了以钟表制造、电子通讯为主导,同时发展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新食品等多元化的产业格局。目前,福和产业园已成为和平县新的经济增长极,吸纳劳动力过完,其中90%为本地人,为当地农民就业致富提供新路径。
随后,福田代表团一行考察了福和“双到”产业基地。该基地由福田区与和平县政府于2011年共同投资建设,通过厂房出租的经营模式解决和平县36个省定贫困村的收入问题。基地用地面积4万平方米,主要是建设厂房、宿舍、食堂,合计投资约6000万元,目前已实现整体租赁收益。据介绍,“双到”基地是两地政府在开展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中探索“造血式”帮扶模式的重大创举,为贫困村提供了持续稳定的集体经济收入,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就业机会,更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成功实现了扶贫“双到”长久“造血”功能。为此,该基地被评选为全国100个社会扶贫创新案例,是全省获此殊荣的两个单位之一,也是深圳市唯一入选单位。
引入市场机制运作
百家企业送商上门
考察结束后,福田代表团在和平县政府会议楼第一会议室参加了福和招商引资推介会。福田区政府根据两地比较优势,大力鼓励两地企业开展合作、实现共赢,精心挑选的112家翘楚企业及社会组织的高层领导济济一堂、群英荟萃。参会企业涵盖了电子通讯、文化创意、商贸旅游、金融服务、建筑装饰、现代农业等行业精英,还包括重点社会团体、行业协会等。实地考察后,到场企业家认真观看了《深圳福田区对口帮扶和平县工作纪实》专题片,对福田-和平对口帮扶模式有了深入的了解,也充分认识到和平县的投资机遇、政策环境和发展商机,纷纷表示愿意在园区管理、基础建设、厂房投资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
会上,夏炀表示,本次招商推介会规模空前,是16年来开展对口帮扶工作的首次,以“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目的全面推进两地政府的帮扶合作体系。他希望以此为起点,实现百家企业百个项目的成功对接,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对口帮扶效应的最大化。当日,两地政府、企业家们通过充分沟通和交流,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并举行了投资项目签约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