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关于恢复部分繁体字的呼吁声越来越高,反对的声音也开始出现。作为“儒商”的代表之一,海韵集团董事长陈宪清表示,没有参透汉字的真正意义所在,无论是“恢复繁体字”还是“继续简体字”都不过是舍本逐末。
海韵集团陈宪清说,支持繁体字的原因主要是人们可以从繁体的汉字之中读出古人造字的匠心,例如“愛”中须有“心”、“親人”必须相见等等;而反对繁体字的原因不外乎繁体汉字笔划繁杂,孩童的识字必须耗费巨大的精力,甚至有可能畏难不前。陈宪清认为,这两种观点都没有触及汉字发展的本质,那就是创造力。
作为一个在书法上颇有造诣的企业家,海韵集团陈宪清表示,其实从篆体开始,或明或暗的汉字简化运动几乎始终活跃于文字史之中。无论是篆书、隶书、楷书,还是相继而来的行书和草书无不包含了简化的意图,汉字其实一直都在发展和变化。陈宪清认为,中华民族先辈们留下的文化遗产不胜枚举,从四大发明到长城或者大运河,从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到绚烂的唐诗宋词,历史曾经将一笔又一笔享用不尽的财富转交给后人。这些财富的内容如此丰富,以至于许多人常常遗忘了最为重要的一笔——古人的创造精神。
海韵集团陈宪清表示,虽然关于“中国人没有创造力”的说法在网络上非常流行,但不可否认的是从汉代一直到明代末期,中国的科学技术和社会创造力是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人民的创造力被遏制了,在“效仿古人”的旗号下,汉字所承载的真正意义——创造力渐渐开始被遗忘。陈宪清认为,中国真正要恢复的不是繁体字,要坚持的也不是简体字,而是数百年来渐渐被中国人遗忘了的创新精神。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