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国产电影已经走进了一个票房增长的瓶颈期。据不完全统计,国庆档前四天的单日票房均低于去年同期数据,国庆节前三天累计票房为7.74亿元,比去年国庆节同期的8.6亿元下滑10%。在后期没有新片进入的情况下,这一颓势不易扭转,整个国庆档期的票房很难超过去年。
究其原因,还是没有出现像去年的《夏洛特烦恼》、《港囧》之类的爆款电影。
综观今年国庆档,原先被寄予厚望的,也是国庆档唯一的3D大片《爵迹》由于几乎一边倒的差评,截至10月6日,上映七天的票房为3.24亿,在四部领衔大片中位居第三。王晶的《王牌逗王牌》以1.98亿票房垫底,张嘉佳的爱情鸡汤电影《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势头挺猛,以总票房5.85亿的成绩位列第一。然而,也许再过两天,国庆档冠军的位置就要让给《湄公河行动》了,前期表现平平的它以超强口碑在观众中迅速发酵,在10月6日这天几乎以单日破亿的成绩后来居上,成为当日单日票房冠军。
不难看出,四部国庆档电影的票房成绩是按照口碑好坏来排列的,在国产电影发展至今,口碑业已发育成为能够左右一部电影命运的主要指标。其背后是观众观影意识的觉醒,判断一部电影好坏的指标也从明星阵容转移到电影本体。论阵容,《王牌逗王牌》有刘德华、黄晓明,《爵迹》有陈伟霆、吴亦凡、郭采洁、杨幂等十余位明星坐镇,而《湄公河行动》的两位主演张涵予和彭于晏从粉丝数量和票房号召力来讲绝非上品,但它硬是凭借超高的话题度、契合的宣传主题和不差的电影质量,在低迷的国庆档中完成一次不大不小的逆袭。
观众观影意识的集体复苏也逼得电影从业者一边揣摩观众口味,一边从质量上下功夫。可以想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类似于《湄公河行动》的商业主旋律电影出现,毕竟太平洋大逃杀、甘肃白银杀人案等真实案件已传出要改编成影视作品的消息。然而,一窝蜂的状态热情能否造就优秀的电影产品?从前几年青春片、喜剧片等流行片种由做大、做强到作死的境遇来讲,商业主旋律影片要想独善其身,还真得相关部门严格把关,从剧本阶段就开始防止走弯路。一方面在制作上与国际接轨,一方面还得符合国情,在对导演的考验度上,后者比前者要难得多。
如果抛开票房成绩来探究国内电影市场,会发现类型片已渐具雏形。除了《湄公河行动》这一新兴片种外,另外三部影片也分别代表了三种不同的电影类型。《爵迹》虽有万般不好,但从对电影的探索来讲,郭敬明确实走在了其他电影人前列。因为真人CG电影是国产电影的空白,如果要想在技术上达到国际水平,就必须有第一个吃螃蟹者。“角色面部表情僵硬”、“人物全程翻白眼”等等吐槽属于技术缺陷,后来者可改善,只是故事性的苍白属于先天缺陷,让观众失去了观赏兴趣。《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是爱情IP电影的代表,张嘉佳拥有无数小说拥趸,张一白又是拍爱情的一把好手,几个小故事、几个人气演员,再撒上“王菲献唱”的佐料,烹出来的这碗文艺爱情鸡汤自然卖相不差。《王牌逗王牌》是香港导演一贯投机取巧的代表作,也是名副其实的档期电影,近年来,王晶傍着春节档把《澳门风云》系列卖得风生水起,自然打起了国庆档的主意,近两亿的票房也反映出王晶作品的真实水平,以及一部分观众的欣赏趣味。
众所周知,一个国家电影水平的反映不止在票房上,但票房的失利往往是对电影从业者最直接的打击,而类型化和工业化的稳健正是一个国家电影市场成熟的标志。以往,档期需要黑马单片推波助澜,以后电影市场交给观众各取所需,这是好事。
当然,如果《我不是潘金莲》能够如愿以偿地烧热11月档期,更是这个市场步入正轨的直接证明。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