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我们的优势 去购物车结算(
0

行业报告 金融 能源

行业资讯 预警 机会

产业分析 趋势 时评

大数据 管理 营销

创  业 项目 故事

人  物 领袖 访谈

宏观 经济 策略

数据 行情 汇率

政策 时政 聚焦

金融 信托 理财

地产 市场 环境

商业 观察 要闻

区域 招商 园区

企业 百科 机会

预警 国际 国内

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行业资讯 > 营销策略 >
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趋势
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进入加速发展时代。人类对文化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早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首相大平正芳就宣布,文化资源的开发和文化产业化进程将成为日本经济的主要构成。美国在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同时,对文化产业极为重视,高科技产业与文化产业的结合成为产业发展的一大趋势。
  “文化产业”这一术语诞生于二十世纪初,它的英语名称为Culture Industry,可译为文化工业,也可以译为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特殊的经济形态,不同国家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理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是: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美国没有文化产业的提法,只说版权产业,主要从文化产品具有知识产权的角度进行定义的。日本政府则认为,凡是与文化相关联的产业都属于文化产业。除传统的演出、展览、新闻出版外,还包括休闲娱乐、广播影视、体育、旅游等,他们称之为内容产业,更强调内容的精神属性。
  2003年9月,我国文化部将文化产业界定为:“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2004年,国家统计局在与中宣部及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将文化及相关产业界定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关联服务的集合。尽管世界各国对文化产业有不同的定义,但文化产品的精神性、娱乐性等特征不变,因此,文化产业是指生产文化产品或提供文化服务以满足社会精神文化需要的行业门类的总称。
 
一、文化产业的具体分类
  文化产业的官方分类标准是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文化及其相关产业分类》,据此文化产业分为两大部分九大类:
  第一部分是“文化服务”,共分为七大类: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其他文化服务。
  第二部分是“相关文化服务”,共分为二大类: 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
  2009年9月,文化部发布了《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确定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为10个,文化旅游业是其中之一。《意见》就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促进文化与旅游相结合,以文化提升旅游的内涵,以旅游扩大文化的传播和消费。打造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品牌,扶持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文化旅游项目,建立《文化旅游节庆活动扶持名录》和《国家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名录》。鼓励对演艺与旅游资源整合,在知名旅游景区打造高品质、有特色的演艺精品。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对历史文化名城、文物古迹进行科学开发利用,合理开发传统手工技艺类和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度开发文化旅游工艺品,提升品位,拓宽市场。”
文化产业是知识密集、信息密集、技术密集的领域,各种先进的高科技正与文化艺术资源整合成高新文化产业形态,数字化、网络化已成为必然发展趋势。文化产业已成为一个生机无限的经济增长点,蕴含着巨大的利润空间,是21世纪最有前景的朝阳产业。
二、旅游产业的概念、要素及战略地位
   1、旅游产业的概念:旅游业是以旅游资源为基础、以旅游设施为条件,向旅游者提供旅行游览服务的行业。又称无烟工业、无形贸易。
  2、旅游产业的构成要素: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旅游资源,包括自然风光、历史古迹、革命遗址、建设成就、民族习俗等,是经营旅游业的吸引能力;旅游设施,包括旅游交通设施、旅游住宿设施、旅游餐饮设施、旅游游乐设施等;旅游服务,是包括各种劳务和管理活动的集合,是经营旅游业的接待能力。
  3、旅游产业的战略地位,2009年11月3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国务院的这一定位和要求,把旅游业发展上升到一个国家战略高度。
三、旅游业的特征
  首先,旅游业具有很强的产业关联性和带动效应。旅游作为一个产业,不仅仅局限于旅游景区景点,而是由“吃、住、行、游、购、娱”六个方面所构成的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除此之外,它的延伸和带动效应显著,受其直接和间接带动的产业有100多个。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带动相关行业增收4.3元。因此,旅游业的发展会带来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一系列的发展、改善和提高。
  其次,旅游业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承担着巨大的社会责任。其一是旅游产业的发展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当前我国的社会矛盾。其二是旅游产业是劳动密集型和资金、知识密集型相统一的产业,加快旅游业发展,可以广泛吸纳不同层次劳动者就业,有助于缓解我国存在的就业难问题。据估算,旅游业每增加1个直接就业,社会就能增加5-7个就业。旅游产业中日益兴盛的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效果显著。
  再次,旅游业具有良好的生态功能。旅游业是典型的低碳经济,通过发展旅游业,可以替代一些污染重、资源消耗大的传统产业,实现对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绿色旅游、生态旅游的倡导,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要求。
  最后,旅游业是区域营销的有效手段,旅游品牌是树立区域品牌的重要窗口。地区营销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为区域树立强大而有吸引力的地位与形象。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旅游品牌,有助于提升该地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有利于树立该区域的品牌形象,促进区域的生活环境和投资环境的改善,全面带动区域品牌的发展。
四、旅游产业的延伸
  旅游产业不是一个单一产业,而是一个产业群,由多种产业组成,具有多样性和分散性。它既包括食、住、行、游、购、娱六个环节的第一级旅游服务行业,同时还包括与此相关的下游的第二级服务行业,如旅游策划与宣传部门、旅游设施的设计与建造、旅游食宿消耗品的生产与供应等许许多多的生产经营行业。旅游产业的延伸性特征又被称为泛旅游产业。
  旅游产业的延伸为旅游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这也是“旅游强省(市)”、“旅游立省(市)”战略的提出依据。
近年来,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旅游产业逆势而动、高速发展的现实,使其日益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目前,全国已有27个省(市、区)把旅游业确定为战略性支柱产业。
五、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亲密融合
  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在博鳌国际旅游论坛上的演讲中指出:在现代经济发展史上有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每当物质生产衰退、经济增长下滑时,以资源消耗低、就业机会多为特征的旅游业往往能展现优势,以创意、知识为特征的文化产业往往能呈现生机。我们还注意到,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关联度越来越高、协同性越来越强,旅游中的文化因素日益凸显,文化与旅游一体化发展趋势成为拉动需求、实现经济复苏的内在要求,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
  1、旅游与文化—--相互交融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这句话已经广为传播,为大家所公认,同时也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旅游与文化应该相互交融、互动发展。文化与旅游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旅游本质上是一种文化体验活动,旅游是文化自身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方式。旅游要靠文化来支撑和振兴,文化需借旅游而传播和发展。文化因旅游而生动活泼,旅游因文化而丰富深刻。文化与旅游,二者密切联系、互相依存、共同发展。因此,只有文化与旅游的有机完美融合才能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才能拉动经济社会快速有序持久地发展。
   2、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是游客行为的至高追求。正如文化部部长蔡武所说:从某种意义上讲,旅游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文化活动,是一种文化消费,是一种文化鉴赏。尽管旅游形式多种多样,旅游内容丰富多彩,但主要体现为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品味文化内涵,感受文化魅力。现在人们都认识到,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和灵魂。将文化融入旅游,实际上是回归了旅游的本原,为旅游注入了原动力。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人们对旅游的目的不再停留在“吃住行游购娱”,而是向精神旅游、心灵旅游方向发展。如西藏的拉萨被网友推崇为“精神旅游者的圣地”。这不仅是因为其独特而神奇的自然风光,更令人神往的是神秘的宗教文化神韵、别具一格的民俗风情、独特的高原人文地貌,给人以天人合一的心灵感悟和独具特色的旅游体验。
3、旅游与文化业的融合发展
  (1)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
近年来,旅游者的需求已从单纯注重自然风光的欣赏转向对目的地文化、民俗的体验,而一些非物质遗产资源单独开发不一定构成旅游影响力,达不到较高的经济效益,此类遗产资源则可以依附于著名景区来整合,使两者都形成一种融合与互动的效应。如五台山佛乐、晋北鼓吹可依托著名的五台山佛教胜地进行表演;恒山道乐则可在道教胜地恒山表演;山西丰富的特色服饰资源可以依托平遥古城摄影大赛、举办山西模特大赛、影视作品服装道具以及在大院景区中得以展示。这样人们在旅游的同时可以顺便欣赏、了解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借此提高游客对山西省文化旅游资源的整体认识。
(2)影视传媒业、节庆会展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程度直接影响着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二者相互依托,相互渗透,在融合过程中影视传媒业、节庆会展业也应该充分发挥其作用。
一方面借助大众媒体来整合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这需要借助电视这一直观媒体,通过广告电视作品进行侧面折射,或者拍摄专题纪录片来直接展现其内容,现状及表现形式。这种模式适用于商品类遗产,如山西的剪纸作品、手工布艺品,醋、酒、平遥牛肉制作技艺,传统医药中医养生等。另一方面借助影视作品,整合现有物质文化旅游资源或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影视文化凭借自身强大的娱乐功能与宣传效应,吸引观众前去影视拍摄地游览,回忆和体验故事中主人公的行为经历,印证故事片断的发生地。《乔家大院》、《大红灯笼高高挂》等影视剧火爆的同时也带来了乔家大院旅游的繁荣。因此创造文化内涵丰富、反映区域民俗特色的影视作品,将旅游目的巧妙融入影视内容,邀请知名影视人来旅游资源目的地拍摄,以定点及巡回的方式进行演出,对于扩大区域旅游知名度具有重要意义。
六、总结:旅游文化产业---“身体与灵魂的统一”
品牌心理博士郭涛创造了一个新词组“旅游文化产业”,它既不是单独的旅游产业,也不是单独的文化产业,还不是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简单叠加,而是旅游文化产业的完美融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其一旅游是文化的身体。旅游的本质是追求文化的活动,而文化是一种抽象事物,需要一定的载体予以呈现和展示,好像人的身体。这种载体可以是有形和无形,即物质和非物质两种。有形载体可以是遗址、遗物,也可以是新建的人造景观,仿古建筑等。无形载体则可以是戏曲、壁画等艺术形式,或故事、传说等文学形式。传统节日就是旅游的无形载体,传统节日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让旅游的内容精彩纷呈、大放异彩。
  其二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经济性很强的文化事业,又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事业。“文化提升旅游,旅游传播文化”。正因为如此,文化与旅游的相互融合就好比身体与灵魂的统一。正如中共云南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张田欣所说:如果文化不与旅游结合,就会“魂不附体”;旅游不与文化结合,就成了“灵魂出窍”。只有两者紧密结合,互动发展,才能形神皆备、互融共进、互利共赢。
分享到:0  时间:2013-10-09 来源:灵核网整理(www.ldhxcn.com) 

版权声明

  灵核网所有报告统计版权为《北京灵动核心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独家所有,灵核网产品是《北京灵动核心信息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对市场调研、研究与整合的成果,究报告产品拥有唯一著作权。灵核网研究报告没有通过任何第三方进行代理销售,购买请直接与我公司客服联系。   灵核网核心产品为有偿提...[详细]
关于灵核网 |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 服务条款 | 付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运营公司:北京灵动核心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专业市场调查研究机构-提供各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办公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翠微中里14号楼    北京市大兴区天华大街5号院绿地启航国际12号楼
400热线:400-998-1068(7*24小时)      传真:010-82894622转608      E-mail:lhwscb@ldhxcn.com      QQ:1342340450/1602788672
总部:010-82894622      市场部:010-56290519     
京ICP备1302785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377号 灵核网 版权所有 灵核网数据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