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棉花种植面积变化不大,基本在500万公顷左右(约合7500万亩),棉花产量在700万吨左右。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西北内陆棉区是我国三大棉区,具体包括冀、鲁、豫、晋、陕、津、苏、皖、湘、鄂、赣、新、甘等13个省区。三大棉区植棉面积和棉花产量均占全国99%以上。其中,新疆(不含生产建设兵团)是我国第一大棉花主产省,其棉花产量约占全国棉花产量的40%。
2015年4月,中国棉纺织行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64.3%,较上月上升7.2个百分点。本月除新订单、开机率指数在上月较高基数的基础上小幅下滑外,其他生产量、棉纱库存、棉花库存指数均向好(棉纱库存为逆向指标),各项指数协同升至50%枯荣线以上(棉纱库存指数降至50%以下),表明行业整体产销状况有较明显的好转。
棉花现货市场:
1、有关新疆棉花数据显示,5月份以来,内地棉纺织企业、棉花经营商棉花库存不足的趋势越发明显,各企业加大了到内地仓库和新疆监管库看货及询价的力度,但纺企对棉价的接受能力有限。库尔勒、阿克苏的一些棉企表示,国内棉纺织厂资金紧张的压力几乎没有缓解,很多采购企业一次虽然签5批或10批棉花,但合同需要分很多次执行,一次汇2、3个批次款提一次货的现象很普遍;一些现金流不足的纺企提出签订200-500吨棉花供销合同,价格锁定,采购方支付一部分合同保证金,然后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定有多少款提多少货(存在一批、一批提货的可能),如果合同截止前无法全部执行,合同仍有效,在合同结束前,采购方根据延期提货的时间按商业贷款利率向销售方支付利息。
2、内地市场当前内地棉花生长情况整体较好,局部有因降雨影响病虫害不同程度发生,由于强降雨田间积水较重,棉农难以护理。长江流域湖南、湖北、安徽、江苏等地有不同程度暴雨及降温天气影响棉苗移栽。棉花市场销售方面企业低等级地产棉销售困难,由于近期的抛储传言消息进一步打压市场,企业销售更加困难。目前纺织企业逐渐好转,但采购能力依旧以高等级棉花为主,低等级棉配棉比下降。
3、棉副市场5月14日外围现货市场跟盘下跌。今日棉副产品有张有跌。其中棉籽均价上涨0.01元,为1.05元/斤。当前棉籽市场流通量不足,淡季市场观望情绪较浓,当前平稳为主。
化纤市场:聚酯大盘气氛暗沉,今涤短市场同样偏弱,厂家报价个别下调,江浙1.4D直纺涤短市场主流报7950-8100元/吨出厂。粘胶短纤市场平稳,中端商谈重心维持在12500-12600元,高端依旧坚挺在12800-12900元/吨。下游人棉纱订单偏弱,采购多观望,或延续刚需补货。下游原料备货普遍在5月底至6月中旬,预计月末下游有刚需集中补货。粘胶厂心态平稳,多执行前期订单为主,高端厂家近期出口订单向好,发货依旧偏紧。
粘胶长丝市场价格稳中偏多,落实前期报价为主。市场价格方面,120D一档报价在39000元,二档在37000元,三档在35500元。
萧绍人棉纱市场价格平稳,订单明显不及前期,赛络纺30S报价位置在18000-18500元/吨。
轻纺市场:
冀鲁豫市场:近日,冀鲁豫地区的纺织从市场反馈的信息看,淡季的气息已悄然袭来。整体市场的订单相比前期有所减少,部分染厂已由前期的满负荷开工,转为开始有断续的停开车现象;纺企的常规品种的库存量有所增加。棉纱的出货速度相比前期有放慢的迹象,部分生产棉纱的纺企似乎已经预测到后市继续走淡的趋势,现在抓紧时机,加大力度出货,因此成交价格有一定的商谈空间;即使这样,大单也很少,而且大单压价很厉害;目前的订单还是以小单居多,要求普遍提高较多,交期还紧。涤棉纱销量维持,主要还是依靠前期的订单,新订单有纱价商谈的原因,下单略显迟缓。整体销量有所减弱,主要还是市场总需求有限,后市形势不容乐观,各厂商控制风险,不会积极有序备货,均采取刚需采购,只能边走边看。
织里棉布城:近来,织里棉布城上销量不大,产品价格呈现出平稳的态势。人棉布、色织布面料市场成交量略有上升。预计后市棉布城整体行情势可能是稳中调整的趋势。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