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互联网企业喜欢说的“风口”,空调企业更喜欢“炎热高温”。由于2014年的凉夏加上房地产形势不乐观,空调行业库存居高不下,进而引发一系列行业价格战。到2015年,竞争不仅没放缓,反而愈演愈烈的趋势正推动空调大战朝常态化迈进,业内专家预计,竞争形势的转变,将推动空调业从价格战走向价值战。
“20年首次价格战”“30年一遇”“裸机豪礼”……在去年的国庆节前,空调业突然爆发价格战,抢尽风头。让人没料到的是,这次大规模价格战并不是结束,而是一个开始。
随后陆续在“双11”、元旦、春节等节假日时间节点,空调行业再度频繁上演大规模价格战。到了2015年,这一形势也未放缓,在春节刚刚结束的三月,从月初到月底,各大空调厂商轮番登场,各推促销政策,同时苏宁、国美也都加入战局。3月气息还未消散,4月战局再度升温,格力发起万人空巷活动,美的“十天让利十亿”
频繁的价格战,使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出面“喊停”。
就在4月最后一天,国家发改委在北京召开“规范价格竞争、繁荣空调市场”提醒告诫会。不少主流的空调厂商代表和渠道代表均参加了此次会议。国家发改委明确表示,企业不能搞价格同盟,不能搞超范围价格战,告诫的意义明显。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这种告诫并不能有效地叫停价格战,原因在于空调行业的高库存现状未能缓解。
随着价格战的频繁性、持续性、连贯性发展,今后的竞争将日趋常态化。
这也将注定单纯价格战对企业利好将越来越低,只有高品质、优质服务、高附加值的产品才能够帮助企业脱颖而出。“高品质、高附加值产品,在价格方面并不等同于行业最高,但是其各方面性能和前沿技术,一定要领跑行业。”业内观察人士指出,作为空调行业的高端化产品,一定要在变频、节能、智能化等方面突出,这里面既包括基础技术积累升级,也有一些技术需要企业从零开始,研发探索,这对于厂商来说,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但却是必须要做的。
业内专家分析认为,随着空调行业竞争的常态化,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将日益凸显。在未来竞争中,只有真正掌握行业高端前沿技术的企业才能领跑行业,赢得用户,赢得市场。
等等。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