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钢、铁产量同比、环比双降,铁矿石产量同比降幅收窄、环比大幅回升。随着钢铁需求的持续低迷和价格矿强钢弱、企业经营日益困难的情况,一些钢铁企业主动或被动安排停产检修等减产措施,钢铁产量出现同比、环比双降局面。
1~5月份,全国共生产粗钢3.40亿吨,同比下降1.58%;生产生铁2.97亿吨,同比下降2.41%;生产钢材4.60亿吨,同比增长2.18%。粗钢和生铁的同比增速从去年同期的分别增长2.71%和0.23%均转变为下降,钢材同比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3.89个百分点。
6月份国内钢铁行业PMI指数降至37.4%,较上月下挫5个百分点。这一指数已创出2008年12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并连续15个月处在50%荣枯线以下。
据了解,在主要分项指数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均两连降至2008年12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产成品库存指数升至近5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而新出口订单指数则相隔7个月之后重回扩张区间。综合来看,钢铁PMI指数显示,当前国内钢铁行业整体生产经营的形势更加严峻,供需矛盾突出,库存被动上升,亏损幅度加剧,行业转型发展迫在眉睫。
从当前情况来看,国内钢市需求的低迷以及对于后期市场的悲观预期,在6月份加速释放。钢厂在国内订单下滑的情况下,正在积极谋求扩大出口,彼此争夺出口订单。目前,我国钢材价格不断大幅下跌,而国际钢价相对稳定,使得我国钢材出口仍具有较强的价格竞争优势。预计后期国内钢材出口仍将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进入7月份,钢材的下游采购量将会继续下降,季节性需求淡季将会影响到钢价的支撑力度。同时,钢厂库存也居高不下,短期内钢市供需压力依然很大,钢价仍有下跌的可能。不过,在财政、货币政策不断宽松以及钢厂减产范围明显扩大等利好因素的影响下,钢价继续下跌的幅度也将比较有限,整体将以弱势盘整为主。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