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我们的优势 去购物车结算(
0

行业报告 金融 能源

行业资讯 预警 机会

产业分析 趋势 时评

大数据 管理 营销

创  业 项目 故事

人  物 领袖 访谈

宏观 经济 策略

数据 行情 汇率

政策 时政 聚焦

金融 信托 理财

地产 市场 环境

商业 观察 要闻

区域 招商 园区

企业 百科 机会

预警 国际 国内

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核心数据 > 产业分析 >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重点及战略支撑保障分析

产业分析
 

  2025年,形成自主可控完整的节能汽车产业链,自主产品市场份额达到50%;商用车新车油耗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国产关键零部件市场份额超过80%;乘用车新车平均油耗优于4L/100km,国产关键零部件市场份额超过60%;节能车销量排名前五的企业达到3家,自主产品美誉度超过合资品牌,自主关键零部件的市场份额达到60%,拥有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节能商用车,商用车整车出口达到20%。


  一、重点产品


  1.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以紧凑型及以上车型规模化发展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为主,实现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在私人用车、公务用车以及其他日均续航里程较短的领域推广应用。混合动力模式油耗相比传统车型节油25%。


  2.纯电动汽车


  以中型及以下车型规模化发展纯电动乘用车为主,实现纯电动技术在家庭用车、公务用车、租赁服务以及短途商用车等领域的推广应用。典型小型纯电动乘用车法规工况电耗小于11.5kWh/km;公交客车电量消耗量小于3.2kWh/100km/t。


  3.燃料电池汽车


  以城市私人用车、公共服务用车的批量应用为主,实现燃料电池技术的推广应用。通过优化燃料电池系统结构设计,加速关键部件产业化,大幅降低燃料电池系统成本。


  二、关键零部件

 
 重点推进电机、电池、逆变器等关键核心零部件自主化,满足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需求。


  1.驱动电机


  自主电机研发与商品化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乘用车驱动电机20s有效比功率不低于4kW/kg,商用车30s有效比扭矩不低于19Nm/kg。


  2.电机控制器


  实现功率密度不低于25kW/L,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自主率达到60%以上。


  3.动力电池系统


  电池单体比能量达到400Wh/kg以上,成本降至0.8元/Wh;系统成本降至1元/Wh。


  4.燃料电池系统及电堆


  燃料电池系统体积比功率达到3kW/L,冷起动温度达到-30℃以下,寿命超过5000h,产能超过10万套。


  5.机电耦合装置


  纯电驱动系统最高机械传动效率达到93%以上,机电耦合变速器实现高集成度专用化。


  6.增程式发动机


  国产增程式发动机最低比油耗降至225g/kWh以下,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80%。


  7.高压总成


  直流-直流变换器、充电器系统效率均达到95%以103上,高压继电器、熔断器实现小型化、低成本;高压铝导线实现大批量应用。


  8.整车控制器


  整车控制器具备与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智能交通系统相结合的智能行驶控制功能,国产整车控制系统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80%,关键国产化芯片应用率达到30%,自主实时操作系统应用率达到50%。


  9.轻量化车身


  实现复合材料/混合材料技术突破,降低成本,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应用率达到30%,自主率超过50%。


  三、关键共性技术


  1.整车集成技术:突破融合多信息、以能量管理为核心的整车智能控制技术、高集成度的动力系统电动化等技术难题,开发太阳能电池整车集成应用技术。


  2.电驱动系统技术:突破电机与传动装置、逆变器集成,高集成电驱动系统专用变速器等技术难题。


  3.能量存储系统技术:突破宽温度、长寿命、全固态电池,低成本、高集成化电池管理等技术难题。


  4.燃料电池系统技术:突破高可靠性膜、催化剂及双极板,高可靠性供给系统及其关键部件等技术难题。


  5.高压电气系统技术:突破无线充电、高耐压等级薄壁绝缘层等技术难题。


  四、应用示范工程


  1.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示范工程。


  2.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工程与推广。


  3.可再生能源、智能电网、智能社区与新能源汽车示范工程与推广。


  4.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绿色、智能制造示范工程。


  五、战略支撑与保障


  1.国家层面形成产业间联动的新能源汽车自主创新发展规划,设立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与示范基金。


  2.持续可行的新能源汽车财税鼓励政策,以及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时的奖励政策。


  3.支持建立新能源汽车产业共性基础技术研究院。


  4.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支持,支持形成新能源技术创新联盟,搭建产业共性技术平台。


  5.完善相关标准法规体系,加强检测评价能力建设。


  6.加强充电站、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


  7.形成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电网、智慧城市建设及关键部件、材料等的协同发展机制。

分享到:0  时间:2015-11-17 来源:灵核网整理(ldhxcn.com) 

版权声明

  灵核网所有报告统计版权为《北京灵动核心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独家所有,灵核网产品是《北京灵动核心信息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对市场调研、研究与整合的成果,究报告产品拥有唯一著作权。灵核网研究报告没有通过任何第三方进行代理销售,购买请直接与我公司客服联系。   灵核网核心产品为有偿提...[详细]
关于灵核网 |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 服务条款 | 付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运营公司:北京灵动核心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专业市场调查研究机构-提供各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办公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翠微中里14号楼    北京市大兴区天华大街5号院绿地启航国际12号楼
400热线:400-998-1068(7*24小时)      传真:010-82894622转608      E-mail:lhwscb@ldhxcn.com      QQ:1342340450/1602788672
总部:010-82894622      市场部:010-56290519     
京ICP备1302785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377号 灵核网 版权所有 灵核网数据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