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近,为订单加班加点的不少企业再次陷入缺工的局面,一线普工和技术工紧缺,使企业不得不四处张贴招聘信息。据区劳动服务中心的初步统计,顺德目前普工和技术工的缺口超过1万,年后或将扩大到2至3万。除了工资差强人意、企业待遇无法满足新生代劳动力需求外,随着周边城市和内陆省市工资的增长,顺德吸引力逐渐变弱,并出现部分劳动力回流。一些企业开始引入自动化生产设备,代替人工,节省人力成本,以应对用工紧缺带来的压力。
随着年关的逼近,正为订单加班加点的不少企业再次面临缺工的局面。除了人力资源中心日常的招聘广告外,在容桂工业区、大良凤翔工业区和北滘工业区的不少工厂门口,都张贴着不少招聘信息,冲压工、注塑工、喷涂枪手、车工等工种是出现频率最多的字眼。
区劳动服务中心主任游仲甫说,去年10月,他曾对区内286家企业用工需求做过一次调研。比起2012年,用工需求有增长的占了20%左右,66%左右的企业则与上一年持平。企业工厂相对紧缺的依然是一线的普工和技术工。据初步统计,目前,顺德在普工和技术工上的缺口超过了1万。
新生代劳动力要求不一样
顺德对外招工的成果其实并不差,但招到顺德的员工在进入企业后,往往就开始频繁跳槽。除了工资的问题外,很重要的一点是,80后、90后这样的新生劳动力已成主力军,但他们不愿加班,在意企业文化,更在意厂房和住宿条件好坏。70后的工人任劳任怨,80后的工人不能忍,但能接受不公,而90后稍有不公就会立刻提出来,不如意就离开。
亿龙电器人力资源部的相关负责人也无奈表示,一线生产工的主力军已逐渐被80后、90后所取代,他们的工作心态与60后、70后大不相同。“像抛光、喷涂这样比较累的岗位,年轻人都不愿意去做,即便经过劝说去做了,没多久也会离开,他们更希望轻松快乐地工作。”
此外,80后、90后的消费理念也多与70后的工人不一样。游仲甫说,70后以前收入少也能有积蓄存下来,而现在的年轻人追求新潮,容易“月光”,而且新生劳动力学历普遍为大专水平,要求专业对口,而以制造生产为主的企业,难以提供足够的文职类、管理类岗位。
引入自动化机械化设备
顺德区人力资源协会秘书长吴光琛认为,用工紧缺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很多企业大可以抓住这样的机会,为工厂引入机器人等机械化生产模式,使生产现代化。
事实上,日益增长的用工成本,早已驱使一些企业开始向机械化、自动化生产的方向发展。
在海信科龙,除了通过调岗等对公司资源进行优化置换外,其旗下的部分子公司车间也开始引入自动化机器。在单独设立的注塑自动化车间里,仅需少量工人检查机器的运行。目前,科龙集团的塑胶公司、模具公司的生产线上已引进自动化机械手,进行生产流程上的优化。
其相关负责人表示,2013年,其配件公司对划模机实行自动化后,原来8人的工作,现在只需要4个人,产出效率翻倍。而对送料机和攻牙机实行自动化后,原来12人的工作,现在2个人就可以完成,产出效率提高了500%至600%。“在人员不见增加的情况下,产量提高了30%。以前是人工多的地方才见增加。”
在去年,格兰仕也相继投入30亿,引进自动化设备。格兰仕洗衣机已引入全自动高效喷涂线,生产效率较普通喷涂线约提高100%,整条线仅需3~5个工人。
亿龙电器也开始探索机械化、自动化生产的模式,亿龙希望借此节省日益攀升的用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其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旦成功推行自动化生产,初步的保守估计能节省20%到30%的成本。“这其实不算很高的,听说格力已经有全自动的车间了,看不到一个人,产量还有提升。”
当然,自动化生产的同时,一些企业也开始打造迎合年轻人需求的企业文化和环境。在公布春节福利时,亿龙电器还将来年的外语兴趣班等培训和出游计划提前公布。科龙也在去年投入2000万,增加工厂防暑降温的设备,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
[数据对比]
2013年,顺德普工工资增长10.7%,技术工也只增长了7.6%。而在广西、湖南等地,生产工人工资却迅速增长。
在顺德,普工工资目前多在1800元到2500元左右,技工的工资能有2500元到4000元,而广西工人的工资从2011年的1000元普遍涨到现在的1500元左右。
大量招工提高了工人收入,一家工厂临时工也能拿到2800元的工资并包吃包住,这样的待遇甚至超过老员工。
在顺德本地的人力资源网和求职网等网站上,普工、技工普遍期望月薪为3500元,有的甚至更高。但这与他们每日加班,却通常只能得到不到3000元的现实相去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