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我们的优势 去购物车结算(
0

行业报告 金融 能源

行业资讯 预警 机会

产业分析 趋势 时评

大数据 管理 营销

创  业 项目 故事

人  物 领袖 访谈

宏观 经济 策略

数据 行情 汇率

政策 时政 聚焦

金融 信托 理财

地产 市场 环境

商业 观察 要闻

区域 招商 园区

企业 百科 机会

预警 国际 国内

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核心数据 > 核心视角 >
“机器换人”已成为工业制造中的“时尚”
在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深入、人口红利却减弱的背景下,工业机器人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机器换人”也逐渐变成了工业制造的一种趋势,同时也变成了工业进化中“时尚”的代名词。
 
制造企业目光投向“机器换人”
 
自动装配机器人、焊接机器人、巡检机器人、仓储物流码垛机器人、智能扫地机器人……这些五花八门的机器人,如今都出现在了杭州机器人企业的产品名单上。
 
杭州新坐标有限公司是一家长期从事汽车零部件锻造的制造企业,总经理徐纳说:“人做不了的精密零部件,机器人能做,只要有个把人盯着做些辅助工作,机器人可以一天24小时不休息,产量上去了,品质提高了,劳动环境更安全了。2013年我们投入了2000万元购买自动化机器设备,今年要继续扩大产能,设备投入计划增加到3000万元”。
 
省经信委相关数据显示,从2005年到2012年,装配线工人的平均工资提高了近两倍,从每年2425美元提高到了6750美元。
 
“劳动力成本提高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如何保证和提升浙江制造的地位,工业自动化是一条必经之路。”杭州市经信委电子信息处处长陈斌对机器人未来在市场上的应用前景十分乐观。
 
据介绍,目前杭州市已经拥有一批实力较强的机器人自动化技术研发制造企业。2013年上半年,杭州市经信委组成调研组,以发放问卷和实地走访的形式,调查了杭州市与“机器换人”有关联的120家工业企业,并选取较符合要求的8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进行数据分析。调查结果发现,84家受访企业中有84.5%存在用工缺口,有超过94%的企业纷纷把目光投向“机器换人”。
 
“机器换人”解决用工难题
 
“我们公司提供给一线生产岗位员工的月收入为3000元至4500元,并保证每年增长15%,同时提供免费集体宿舍,即使如此还是很难招到工人,今年缺口高达25%以上。”元旦前的一段时间,杭州某塑化机电有限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经理正在为企业招工难而发愁,在苦苦思索着如何找到新的突破口。
 
与此同时,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春天似乎正在逐渐逼近,而在制造业大省的浙江,大力发展工业机器人的信号正在被释放。作为智能制造的代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工业机器人的话题。
 
据悉,杭州市正在探索一项新的解决方法,《关于杭州市“机器换人”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已经于2013年11月15日征求意见结束,目前正在起草完善中,这份文件的出台将对杭州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转型升级,破解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制约有重要意义。
 
杭州市经信委技术装备处有关人士表示,未来五年计划每年实施“机器换人”项目450项,完成技术改造投入450亿元,引导和推动企业加快改造、更新设备,引进智能化信息技术,积极开展应用智能化、自动化机器的技术改造工作,帮助企业实现生产工序自动化。
 
临近春节,我省不少制造企业经营者都有同样的烦恼,“绞尽脑汁想留人,员工却不领情。”这样的抱怨频繁出现在人力资源负责人、企业老板的闲谈和微博上。
 
针对目前制造业普遍出现的“用工荒、留人难”现象,杭州的机器人企业开始发掘这块市场大蛋糕。如浙江国自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就推出了工业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通过驱动技术、机构技术、控制技术、传感检测技术的有机整合,优化各种独立、分离的设备和人工流水线,发挥设备人工的最大效益,为企业大幅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生产率,最大限度实现减员增效,产出最大的效益。
 
人口红利消失的催逼
 
重庆市敢于提出机器人产业“千亿计划”,信心在于该市汽车、电子产业均具有较强基础,而这两个产业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强烈。
 
据重庆市“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该市汽车产量将从现在占全国的12%增长到15%,电子方面也将达到年产1亿台笔记本的产能,产业工人达到100万人。“这些都预示着未来重庆两大支柱产业工业机器人整机需求量巨大。”重庆市经信委副主任尹华川说,重庆化工、装备制造、采矿等行业,对机器人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多。
 
“然而随着我国人口红利逐步消失,生产力成本上升,以及产业结构升级,机器人代替人工将成为发展趋势。”中国科学院重庆研究院院地合作办主任、重庆机器人首席专家何国田表示。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4中国社会蓝皮书》称,未来10年我国面临人口老龄化转型。事实上,我国正遭遇劳动力日益紧缺和人力成本逐年上涨的问题。
 
相比人力成本,近年来机器人的性价比优势日益凸显。以焊接工种为例,工人每个月的工资如果按照4000元算,一台焊接机器人目前售价15万左右,一般能抵3个工人,基本和人力成本相当。而且机器人的使用寿命至少3至5年,成本优势就更明显了。
 
与此同时,机器人还能够在恶劣、危险以及重复等特殊、不宜于人工作的环境中工作,具有人工劳动力所不具备的优势。
 
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数据,2005—2015年,全球工业机器人的年均销售增长率为9%,其间中国工业机器人年均销售增长率达到25%。IFR预测,中国工业机器人的需求有望在今年爆发,大规模实现机器替代人工,到2015年底中国有望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
 
据统计,每万名工人中,日本工业机器人数量是400个,欧盟为250个,而中国只有20个。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品牌与公共关系部部长哈恩晶解读称,“这反映出我国机器人的应用现状,但也预示着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注定是一个朝阳产业。”
 
2013年12月30日晚,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20年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体系,培育3—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8—10家配套产业集群。
 
前瞻产业研究院工业机器人行业研究小组通过对比美德日韩,测算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未来将超过160万台,而目前装配量仅10万多台。
 
目前,上海已成为国内最大机器人产业集聚区。公开资料显示,该市已将工业机器人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规划2015年产业规模达200亿元,2020年争取达到600亿—800亿元规模。
分享到:0  时间:2014-01-14 来源:灵核网整理(www.ldhxcn.com) 

版权声明

  灵核网所有报告统计版权为《北京灵动核心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独家所有,灵核网产品是《北京灵动核心信息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对市场调研、研究与整合的成果,究报告产品拥有唯一著作权。灵核网研究报告没有通过任何第三方进行代理销售,购买请直接与我公司客服联系。   灵核网核心产品为有偿提...[详细]
关于灵核网 |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 服务条款 | 付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运营公司:北京灵动核心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专业市场调查研究机构-提供各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办公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翠微中里14号楼    北京市大兴区天华大街5号院绿地启航国际12号楼
400热线:400-998-1068(7*24小时)      传真:010-82894622转608      E-mail:lhwscb@ldhxcn.com      QQ:1342340450/1602788672
总部:010-82894622      市场部:010-56290519     
京ICP备1302785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377号 灵核网 版权所有 灵核网数据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