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搜狐焦点调查发现,只有10.7%的购房者不考虑在二季度买房,39.4%的购房者考虑在二季度买房,49.9%不确定是否在二季度出手买房,要看市场上是否有适合自己的房源。
不过,自住型商品房对于不是优先家庭来说,中签几率小之又小,买不到怎么办?等待的过程中,商品房房价“稳中有升”了怎么办?刚需购房人,持币观望到何时才是个尽头?
到底二季度适不适合、该不该买房?哪些又是能够让上述49.9%的购房人感觉适合自己的房源呢?搜狐焦点总结以下几点,希望能够为购房人拨云见日。
焦点观察:
1.二季度北京供应量暴增 购房人选择空间大
据搜狐焦点统计,今年二季度北京预计有87个项目开盘,相比去年第二季度50个开盘量增加了37个,其中纯新盘31个,占比35.6%;主要集中在房山(19)、大兴(17)和朝阳(14),占58.8%;46个项目已经定价,价格主要集中在29000元/㎡左右;户型以80、90平方米两居和90-110平方米三居为主。
此外,从土地供应结构来看,未来刚需住宅用地受到自住房和中高端产品用地的挤压会日趋减少,因此未来刚需购房人的产品选择余地可能将减少。
搜狐焦点北京房产总编王佳认为,目前随着新建商品房供应量的增加,供需关系日渐逆转,这无疑对买方来说是一个莫大的好时机,随着选择空间的加大,购房人能够抓紧机遇挑选到称心如意的房源。
2.北京楼市并无实质性降价 房价调低预期有利购房人
从预期的26000-27000元/㎡、到实际开盘时的21000元/㎡,原本计划的精装修也改为毛坯,万科橙被打上了“降价”的标签。无论是万科橙的“被降价“还是东亚印象台湖的平价入市,北京楼市“降价”之声此起彼伏。
对此,王佳认为,作为首次开盘的万科橙,并不能称之为降价,而且当日推出333套房源依然吸引了1140组客户参与摇号,以1:3的供需差开盘售罄,从侧面印证了北京楼市刚需依然旺盛。
“北京楼市下跌可能性不大。”王佳认为,今年不会像往年出现过多的“日光盘”,但是现在开发商已经把房价调低预期入市,或者多数楼盘平价入市,这对要买房的老百姓来说是有利的。
此外,从目前市场形势来看,房地产企业与购房人的关系已经不是过去的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双方的博弈正逐步拉开,开发商“让利走量”的对策,无疑是对购房者的福音。
“如果是买房为了自住,那么可以抓紧出手。如果是投资,那就再等等吧。”王佳说。
3.价格向自住房看齐 选房还需关注区域与交通
如果选不上自住房,那又有哪些性价比与自住房相似的楼盘可供选择?搜狐焦点调查发现,从已经入市的自住型商品房地块来看,单价最高地块是28000元/平米来的广营地块,单价最低地块为9500元/平米的采育地块。而目前大兴、房山区域内商品房项目以刚需盘为主,定价普遍在25000元/平米方左右,因此购房人不妨多关注这些区域的刚需楼盘。
“在价格越来越敏感的情况下,大家买房要从地段、价格和交通三方面统一衡量。”王佳介绍,买房,地段决定了价格,而房价则决定了购房户型。在自身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在选定户型后,再根据手头资金去找合适的区域,另外交通便利的房子无论自住还是投资,优势更大。
“买房就是买预期。” 王佳介绍,预期是指楼盘周边的规划,位于区域规划完善的楼盘,等交房的时候配套和交通都会齐全,到时候再回头看买入时价格就是非常划算的。
综上,搜狐焦点认为,在目前市场背景之下,购房者应着重关注是否有降价真实、让利幅度大又符合自己购房需求的房源。如果没有,那么则可以进一步扩大范围,将自己心仪的但尚未降价的楼盘房源进行筛选和比较,并保持一定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