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去年复旦大学教授在全国两会上提案建议取消“五年规划”被发改委以“制定五年规划更易于把握经济问题”回应后,今年上海市的实际做法彰显了诚意。
26日报道称,上海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上海市市长杨雄代表市政府作政府工作报告,只字未提GDP预期增长。
而实际上,上海市在此前就多次有意淡化GDP增长率目标的说法。去年底,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就曾提到,上海在五六年前就已经不再考核区县的GDP指标。去年初,上海市长杨雄也曾表示,“我们不是太关心GDP ”,而是更关注自贸试验区的建设对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建设的影响,包括服务功能的提升、功能性机构的集聚等。
而早在去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常委、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就呈交了一份停止编制新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的提案。他认为,我国的五年计划是计划经济和高度中央集权的产物,已不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也不符合深化改革的需要。市场已成为经济的决定因素,外向经济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国际市场瞬息万变,固守既定计划 不利于经济发展和调节,甚至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不同产业、社会发展项目有不同的周期,大多不以五年为期,也不同步,不同地区更有差异。现行五年计划与政府任期并不同步,难以落实或追究政府责任。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编制的自中央到地方的五年计划实际执行的效果并不理想,某些指标连续多次未能实现,有的甚至根本实施,既未说明原因,更未追究责任。
政府编制五年规划和制定GDP增长目标在本质上都是一种政府计划,要实现这种政府计划,就需要政府对资源拥有很强的控制力,比如发改委对其管理的国有资本的控制,否则这种计划要么通过数字“注水”, 要么干涉市场适得其反,要么无法完成成为空谈。
GDP的增长是结果,市场良好运作是手段。实现制定GDP增长目标的做法是一种本末倒置的思维。上海取消GDP增长目标告诉我们,确定GDP 增长目标的做法或早或晚都将成为历史,而上海在地区经济的竞争中抢先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