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最新完成的复杂有机废气处理一体化设备,对于电子、家具等行业产生的有机废气,净化率可以达到95%以上。”站在巨大的仪器前,东莞市华联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鑫非常自豪,从2007年开始研发相关的技术,到产品的问世,漫长的时间让他形成了企业要做“品牌”、做“百年老店”的信心。
作为制造业名城,东莞存在不少印染、化工、电镀、造纸高污染行业,随着东莞加大环保力度,企业需要对工业污水、废气等进行处理,环保事业从而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东莞每年也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环境的综合整治,这些都会为环保企业带来大量的订单,推动了行业的发展。
在新兴产业的巨大商机面前,东莞环保产业缺乏自有技术、制造业相对落后,在发展之路上,企业“进”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退”则要靠价格战等手段继续无序竞争,企业应当何去何从?
发展势头迅猛但存隐忧
2004年到2011年,东莞市环境服务业收入达到11.04亿元,7年增长了近7倍;资源循环利用产品销售总值则从115亿元增加到411亿元。但东莞的环保产品制造业基本还是处于以模仿和引进环保产品制造为主的初级阶段。
过去的十年间,东莞环保产业发展进入了一条快车道。
根据东莞市环保产业促进中心提供的数据,东莞的环保产品目前涵盖了环境服务业、环保产品、环境友好产品和资源循环利用产品制造业等多个领域,其中环境服务业和资源循环利用产品制造业发展较快。据统计,2004年东莞市环境服务业收入总额仅为1.65亿元,到2011年收入总额迅速增加到11.04亿元,7年内增长了近7倍;资源循环利用产品销售总值则从2004年的115亿元增加到411亿元。
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根据规划,到2015年底,东莞要培育出年产值超亿元环保企业15—20家,实现全市环保产值750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11.9%。
不过,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东莞的环保产业依然存在不少问题。
“可以说,目前东莞的环保产品制造业基本上处于以模仿和引进环保产品制造为主的初级阶段。”东莞市环保产业促进中心市场管理科科长何明介绍说,大部分小而分散的环保产品制造业企业技术装备相对落后,专业化水平较低,技术含量不高,产品缺乏特色,市场竞争力弱,企业实力差、规模小,难以形成规模经济。
此外,由于市场竞争并不充分,一些拥有核心技术优势的企业并未得到良好的发展机会,而一些掌握了一定资源的企业则发展壮大,并一定程度上挤压了拥有技术的民营企业。
圣源环保董事长熊冠华说,环保产业的许多大订单来自政府公共工程,由于民营企业整体实力一般,在环保产业市场上无法与一些国企和大企业竞争,使得民营企业只得接一些小订单,成长空间难获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