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淘宝村研究报告(2014)》显示,截止到2014年12月,全国已发现淘宝村数量达到211个,同时全国涌现了19个淘宝镇,以淘宝村为代表的农村电子商务正在深刻改变中国农村的面貌。
一、淘宝村进入集群化时代,全国淘宝村增至211个
从2009年开始,短短5年时间,淘宝村经历了萌芽、生长、大规模复制等几个阶段。2014年,淘宝村迎来了空前快速发展期,基于各地申报、媒体报道、实地调研、数据分析等信息,阿里研究院在全国共发现211个淘宝村。
这些淘宝村分布在福建、广东、河北等10个省市。其中,浙江62个、广东54个、福建28个、河北25个、江苏24个,这五个省已发现的淘宝村数量在全国占比超过90%。同时,中西部首次出现了淘宝村的身影,来自四川郫县的2个淘宝村、来自河南和湖北的各1个淘宝村,进入了淘宝村大名单。
图表19 2014年淘宝村各省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淘宝村研究报告(2014)
211个淘宝村,包含活跃卖家数量超过7万家,根据农村网商的家庭经营特点,按每个网店约4个从业者计算,预计淘宝村整体带来直接就业达28万人以上。
无论从淘宝村数量、涉及网店总数、就业人数来看,淘宝村都正在步入“大繁荣时代”。从最初的3个淘宝村,到2013年进入统计视野的20个,再到2014年的200多个,淘宝村已然“破茧成蝶”,成为影响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一股不可忽视的新兴力量。
短短几年,淘宝村就从几个发展到200多个,一方面说明,农村卖家群体在快速增长,另一方面,也预示着未来竞争会更加激烈,单个卖家之间、集群与集群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显现。
中投顾问电商研究员称淘宝村数量之所以“大爆发”,主要因为淘宝模式成为农民创业的天然“优质土壤”、淘宝村作为一种新型“线上产业集群”的市场竞争优势,以及先行淘宝村的示范效应和返乡人员的拉动。
“淘宝村”是大量网商聚集在某个村落,以淘宝为主要交易平台,以淘宝电商生态系统为依托,形成规模和协同效应的网络商业群聚现象。淘宝村的认定标准包括以下三条原则:
(一)交易场所:经营场所在农村地区,以行政村为单元;
(二)交易规模:电子商务年交易额达到1000万元以上;
(三)网商规模:本村活跃网店数量达到100家以上,或活跃网店数量达到当地家庭户数的10%以上。
二、从点到面,全国涌现19个“淘宝镇”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农村电商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提出随着淘宝村在全国多个区域规模化涌现和集群化发展,一批“淘宝镇”开始浮现。一个镇、乡或街道出现的淘宝村大于或等于3个,即为“淘宝镇”。这是在淘宝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更高层次的农村电子商务生态现象。
基于已发现淘宝村的分布情况,截至2014年12月,全国共发现19个淘宝镇,其中,浙江6个、广东5个,福建、江苏、山东、河北各2个。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