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理业务是指卖方、供应商或出口商与保理商之间存在的一种契约关系。根据该契约,卖方、供应商或出口商将其现在或将来的基于其与买方订立的货物销售或服务合同所产生的应收账款转让给保理商,由保理商为其提供贸易融资、销售分户账管理、应收账款的催收、信用风险控制与坏账担保等服务中的至少两项。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货物买卖市场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逐步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产品质量和价格竞争的余地越来越小,卖方之间的竞争逐步由品质、价格的竞争转为销售条件方面的竞争。绝大多数的买方不愿再继续使用信用证收付货款方式,转而要求卖方接受赊销的商业信用付款方式。
在保理业务中,卖方应收账款的收款风险由保理商来承担,保理商定期催收管理应收账款,有效地帮助卖方采用赊销的贸易方式来开拓市场,获取利润。
保理业务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中小企业信息的内部化和不透明使中小企业寻找贷款和外源性资金时无法向银行提供令人信服的信息,以证明其偿还贷款的能力,所以中小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的困境。
保理业务主要依据贸易双方综合财务状况、应收账款的历史履约记录、付款记录和违约记录等来判定买卖双方的信用风险水平,对抵质押等担保条件要求较少,因此保理业务更适合于难以提供抵押品或保证人的中小企业的贸易融资需求。
同时,中小企业可以通过保理融资改善财务报表,企业的应收账款和银行贷款在财务报表上都表现为负债,而通过保理融通资金不但不增加负债,反而表现为应收账款减少、现金流增加。
根据FCI,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保理市场,2011-2014年保理业务景CAGR达27%,保理行业具有显著的逆经济周期特性。
保理主要分为银行保理和商业保理。虽然目前银行保理占主导,但商业保理业务受益于近年来政策推动及业务木质优势,未来发展潜力巨大。根据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商业保理专业委员会预测,2015年国内商业保理业务规模预计达到1600亿元,增速达129%。商业保理是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途径,未来发展空间大。更多最新商业保理行业市场分析信息请查阅灵核网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商业保理行业现状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