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5年智能网联汽车可能改变整个汽车产业的生态系统,预计到2021年,全球智能网联汽车相关市场的总体销售额将高达1226亿欧元(折合8628亿元人民币),是2016年403亿欧元的3倍。
对于智能网联汽车,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此前给出的定义是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 X(人、车、路、后台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具备复杂的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和执行等功能,可实现安全、舒适、节能、高效行驶,并最终可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
报告指出,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七大功能性领域在于自动驾驶、安全性、资讯娱乐、身心健康、车辆管理、移动性管理以及家庭一体化。其中,自动驾驶是智能网联汽车数字化功能中发展速度最快的一个领域,目前许多技术的发展速度超过预期,自主停车和低速堵车导航技术已经投入使用。
2015年调查数据显示,尽管智能网联汽车的经济环境尚不明朗,汽车整车生产商和一级供应商普遍在进行相关的研发投资。例如在智能驾驶系统开发方面,宝马公司有远程代客停车技术,即待乘客下车之后,自主停车的技术;大众公司有应急辅助系统,该系统能在紧急情况下自动刹停车辆。
报告认为,在今后的五年中,智能网联汽车可能改变整个汽车产业的生态系统。随着半自动化驾驶以及随之而来的全自动化驾驶的出现,汽车行业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据预测,2016年终端客户用于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费用将达403亿欧元。其中,在安全性和自动驾驶上的消费支出占比最大,约占消费总额的61%。
报告还称,到2020年,汽车产业才会开始真正地向自动驾驶转移;到2025年在出售的新车中,20%的车辆具有明显的自动驾驶功能;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成熟稳定,2030年人们可能看到没有方向盘的自动驾驶车辆, 保守估计,预计到2030年,自动驾驶车辆的市场渗透率将为15%-20%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