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笔者就通过自己的新经验和对金融的认识给大家全面的认识P2P网贷。当然仅以自家之言重在参考。
一、P2P公司的活法其实常规的大概有3种
1、好平台赚手续费(别想赚贷款差价发财,那太难了!)
笔者当年刚潜入时,把排名前20的平台全开了户头。当然,用的手机号是不经常用的。因为广告太多你会受不了。开户的模式其实都是一样的,更搞笑的是,开户送钱的模式都是相互抄。改改金额和名称就上了。
赚手续费的平台较安全
全部开户后,笔者真投的平台只有几家。其中一家投比较多。因为我觉得只有这种平台安全,因为他赚的不是贷款差价,而是手续费。全是短标、净值标。也就是常常说的黄牛标。这里不提平台,以免有广告之嫌。
因为从风险角度考虑。如果标期过长,就面临利率波动风险,这是股市中都明白的问题。而现在除了中国有高利率外,其它国家的金融市场基本全是维持低利率。长远来说,这些差距是会慢慢的随着时间、经济的发展而收小差距。因此长远来讲,P2P公司靠利率差价是非常难活的。就如为什么中国有余额宝,而美国没有的原因。但短期而言,在中国高利率下,又必然需要有P2P公司的存在来推动小额贷款的推广。最后的问题是,这些模式太简单,别人很容易复制,相反,改进后有大品牌做背景,支撑起来的业务反而会更大。消灭你更容易。
利率水平的不断压缩(日本刚刚推行负利率)。这些依靠贷款利率差价除了面临企业还款能力风险、利率波动风险、信用风险、资金抽离波动风险、平台运营成本等等。单纯依靠微差利率的P2P贷款公司是很难正常维持下去。P2P本来就是小游戏,非做成大游戏跟银行对着干。又没有资金池,你怎么斗。
最后,会慢慢的逼着这些公司走向……第2种活法
2、骗子VC(风险投资机构) 骗到手的条件---投的人也一定是骗子!
没有什么比骗VC(风险投资机构)更爽的交易了。骗完拉倒无承担风险,拉来资金花光完事。当然,别人也不是白痴,但问题是总有倒霉鬼!或者说总有更大的骗子出现。
就如E租宝。上家成立个公司,本来只想骗个VC(风险投资机构)。结果却来了个更大的骗子,买下这个平台后,做成了中国最大的(庞氏骗局)。一年狂骗集资500亿,买光国内LV。这就是小骗子--骗大骗子---大骗子骗……第3种活法。
3、直播骗子用户(庞氏骗局) 最垃圾水平的骗子最狠
这个是最低级、也是最狠的骗子。骗VC出什么事?没事,顶完投资人的钱拉倒,还能有什么事。顶多一句大家都看走眼了。再说发VC的钱也不是他自己的钱,也是投资人的钱,只是亏了其中一点小部分,不痛不痒。所以基本无法律风险。
但是,第3种活法,骗子用户。就风险大了“法律风险、刑事风险”等等。总之 就是一条不归路,或者说是死路。但暴利下总有人冒险。这种活法,其实不只是机构背景的机构,其实一些个人、小网站点自己就一开始进行骗用户的第三种活法。案例也是最多。
最后:大家一定只想问一个问题。如何防范?
笔者的建议是:
1、平台一定在前10,且有2013就开始的的排除历史。
2、标的周期不要太长。也不要太高。如有一平台,动不动就发上亿的标,跟银行抢饭碗,结果,一年出了好几单亿元级的违约单。现在放出超百亿,你能顶得住几单?换股权容易,但条件中国股市还没有到最成熟发达的时候,但愿你能活到那时。
3、关注交易量,最好是靠赚手续费的平台,更关注。这里就不推荐了。
最后:建议少玩点,如果你不懂什么叫净值标、短期标。什么都不懂,就不要玩。长期而言,P2P其实只是一个金融市场的搅局者,是互联网金融倒逼银行改革的前哨,P2P之后的新出现的金融才更值得期待。别去冒这种有去无回的游戏。更多最新行业调查报告,市场分析报告请访问灵核网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