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毒品预防教育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禁毒基础工作。目前,各高校已经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毒品预防教育工作, 但是, 部分学校迫于教学压力, 加之在校学生吸毒情况不突出等原因, 并未将毒品预防教育列入学校的重要工作之一, 不注重毒品预防教育效果,为此,我们组对大学城各所大学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了有关毒品预防的社会调查,总结了当前大学城毒品预防的实际状况,并针对性的提出了建议。关键词:毒品预防实际状况建议
一.调查背景:毒品泛滥是当今世界性的严重社会问题。禁毒斗争的成败,不仅关系整个社会治安和三个文明建设,而且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一个关系我们民族盛衰和国家兴亡的重大问题。据有关资料截至 2010 年6月底,全国共登记吸毒人员 143.7 万余人;其中滥用阿片类毒品 104.5 万余人,占 72.7%,比 2009 年底增加 4.2 万人;滥用冰毒、氯胺酮等新型毒品 37 万余人,占 25.8%,比2009 年底增加 5.6 万人,去年全国因吸毒引发的刑事、治安案件高达19万余起,可见吸毒与犯罪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禁毒难,难就难在吸毒容易戒毒难,戒毒已成为一项世界性难题。一些有识之士指出:戒毒必须防患于未“染”,戒毒工作的关键在于预防。关于吸毒预防的问题,是整个社会和家庭都十分关心的问题,也是所有禁毒工作者正在研究和实践的问题。
二.调查目的: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预防毒品的意识和禁毒教育情况,我们开展此次调研活动,旨在了解情况,提出建议,便于增强学校禁毒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调查设计:调查对象:呈贡大学城各所大学在校大学生。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调查对象发放问卷调查表,为尊重同学隐私,问卷匿名,由被调查者当场填写,当场回收。另外还附带部分口头询问。调查时间:2012年5月分析方法: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定性、定量分析,以期了解云南省在校大学生对毒品的认知和态度、分析青少年吸毒的原因, 初步掌握云南省各高校毒品预防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为加强大学生毒品预防教育工作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资料收集:本次以呈贡大学城各高校大学生为对象,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7份,有效回收率为97%。口头询问也做了整理作为资料。
资料统计分析:由所有小组成员对各项数据进行统计,统计完毕后逐个分析四.调查所得数据的统计与分析。1.为了了解同学们对毒品种类的认知,我们设计了如下问题:您知道的毒品都有哪些?(可多选)□海洛因;□麻谷;□安非它明;□K粉(即氯氨酮);□冰毒(即甲基苯丙胺);□摇头丸;□咖啡因;□三唑仑(又名海乐神、酣乐欣);□安纳咖;□氟硝安定;□麦角乙二胺(LSD);□安眠酮;□丁丙诺啡;□鼻吸剂;□都不知
调查结果: 知道海洛因者 100% , K粉55.4% , 摇头丸90.7% , 冰毒77.3% , 咖啡因32.4%,其他一些新型毒品像麻谷,安非它明,三唑仑(又名海乐神、酣乐欣)安纳咖,氟硝安定,麦角乙二胺(LSD) 安眠酮,丁丙诺啡,鼻吸剂认知率都未超过10% 结论: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传统毒品基本都知道,而对新型毒品几乎毫无认知,说明了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内容滞后, 大部分学生对毒品的认知缺乏深入。2.为了解同学们对毒品的态度,我们设计如下问题:如果朋友对您说食用一次摇头丸没事,也不犯罪,您愿不愿意尝试?□好奇,可以尝试; □不愿意尝试; □没想清楚
调查结果:如果朋友说食用一次摇头丸没事,也不犯罪,3.5%的人对摇头丸好奇,愿意尝试,91.1%的人拒绝尝试摇头丸,5.4%的人不知道怎么办。调查结论:约有3.5%的人对毒品有一定的接纳程度,九成的人坚决抵制毒品,还有5.4%的同学对毒品的态度很模糊。3.为了探究青少年吸毒的原因,我们设计了如下问题:您认为青少年吸毒的原因有哪些?□好奇;□受亲友影响;□精神空虚;□被引诱上钩
调查结果:调查所得数据显示青少年吸毒的原因其中好奇占42.6%,受亲友影响的占3.7%,精神空虚的占30.4%,被引诱的占23.3% 分析结论:青少年吸毒的原因有好奇、精神空虚、被坏人引诱、受亲友影响, 其中好奇是最主要的主体吸毒原因,精神空虚和被坏人引诱也是两个重要的原因。更多最新数据分析、市场分析报告、市场调研、行业分析请访问灵核网《2016-2020年中国毒品检测行业现状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