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提升,我国盾构机行业发展很快,尤其是最近几年更是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这种热情是好的,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这样的一个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并不是所有的企业说干就能干的。这些年来,在市场驱动下,一些企业仓促决策上马盾构机项目,加剧了市场的无序竞争。
根据灵核网《2016-2020年中国盾构机行业调查研究成果》发布显示;目前我国盾构机市场年需求量在100~120台左右。现在盾构机行业内有些规模的企业就有20家左右,企业产能大致在每年10~40台这样的水平,那么行业年产能至少在200台以上。数据已经说明,供给能力已经远超市场需求量,低价竞争不可难免。
国产盾构机企业应根据我国自身的特点,找准本土化产品定位,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我国大约有85%的盾构掘进机依赖进口,欧洲和日本等公司的地盾构机在中国的盾构掘进机市场上占主导地位。其中,以产量1670台居世界首位的三菱重工、占据欧洲大半市场份额的海瑞克、以及拥有多个品牌的德国维尔特的表现最为抢眼,光德国的海瑞克就占据国内盾构机市场的70%以上。除了外资品牌,国内除隧道股份还有二重、上重、大重、沈重和首钢等企业,独立进行盾构机的生产或与德国海瑞克、维尔特、美国罗宾斯等外资合资、合作生产。为尽快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国家出台了重点扶持振兴盾构机国产化的相关政策,盾构机国产化终于开始“起跑”。
近年来,我国地铁、水利工程、过江隧道等众多工程纷纷上马,国内各重型机械制造企业纷纷通过与国外盾构机制造商合作、合资或自主研发及并购国外公司,开始进入盾构机制造领域,中国制造的盾构机产品开始在市场上显现。目前,国内已有近30家企业进入盾构机行业,打破了国外盾构机独占市场的局面。有些企业已可单独承接项目,具有自主开发、设计、制造、成套以及施工的能力和水平,正逐步实现自主化、本土化、产业化、市场化。
但是,盾构机关键部件技术一直被少数几家企业高度垄断,而国内众多地方企业与国外企业合作,实际上成为承担配件制造和组装的代工车间。由于盾构机的“定制化”特点,其制造需要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对盾构机进行不一样的配置,而且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非常高,这些核心技术都牢牢掌握在外资企业手里。
灵核网作为多年市场调查的市场研究机构,长期涉足竞争对手市场信息的监测和调查研究,建立全方位的市场信息收集网络,搭建国内最完善的数据信息平台。为企业提供大数据和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化一站式服务。更多关于盾构机市场调查的需求,请直接进入灵核网了解。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