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市场一直是个热的话题,基于它宽阔的市场潜力,吸引了业内业外人士的关注。“厨电智能化的核心,应该是以用户为中心,而不是为了迎合风头和趋势,为了智能而智能,只有更关注人们需求的智能化产品,才能在市场上获得共识,形成企业和消费的双重共赢,打破当前智能家电外冷内热的局面。”
在厨电领域,关于智能厨电产品的研究一直没有间断过,不过,从实际情况来看,依旧呈现出“叫好不叫座”的局面,厨电智能化的实现仍需时日。
最近一年多来,从方太、老板,到海尔、美的、西门子,相继推出各自的智能厨电产品,全面打响了厨电产业的智能转型战役。
智能化应聚焦产品本质功能
随着厨电智能化转型的不断落地和深入,越来越多的传统厨电企业逐步认识到,通信技术、传感技术、操控技术、显示技术等技术的进步,只是为智能家居奠定了技术层面的基础;被广为关注的“互联网+”也更应作为智能厨电的一种技术而采用,更好地满足人们在信息分享层面的需要。最终真正能够把握产业拐点和转型风口、引领消费需求的决定性因素,还是在于企业对技术创新及产品升级的把握和引领能力。而对于产品和技术的把控能力,以及对于市场和消费的满足能力,是对于行业具有引领作用的传统厨电企业的优势。
在市场方面,国内厨电市场仍有巨大潜力。首先是产品,我国厨电产品的普及率远远不及发达国家,吸油烟机在内地大中城市的普及率为50%,农村更是低于1%,而欧美发达国家已达到100%;我国大中城市微波炉的普及率仅为10%,发达国家已经超过80%。这些对比数据下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空洞,有待厨电品牌去挖掘、建设。
未来厨电的智能化发展将围绕控制方式和产品形态两个基本点。而传统厨电企业在智能化方面,还是应该聚焦于产品的本质功能。首要诉求不是吸引眼球,而是如何紧贴应用解决实际问题。没有消费者会无缘无故,或者因为冲动而去购买一台吸油烟机。怎么方便?怎么好用?怎么让下厨这件事情变得更有乐趣?怎么实现以往实现不了的一些功能?这些才是智能厨电要解决的问题。
实现厨电智能化仍需时日
厨电智能化是大势所趋,这是大家的共识。但相较于手机、电视、空调等家电产品,目前厨电产品在智能化方面的发展还比较落后,仍处于初期阶段。而当前企业推出的大部分智能厨电产品距离消费者的预期仍然存在差距,智能厨电的研发和市场推广过程并没有像很多人预期得那样快。
根据灵核网的统计数据,目前智能家电在电视、空调、洗衣机、冰箱市场零售额的渗透率分别%为82.1%、7.8%、4.1%、1.2,而在智能厨电产品领域的总体渗透率还不到0.5%。并且主要还集中在远程移动控制等方面。有些智能厨电产品虽然看起来很炫,但并没有从本质上真正改善用户的厨房体验。
挖掘用户需求 制胜智能厨电市场
厨电智能化是大势所趋,但探索过程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时间要更长,而智能家居的终极目标一定是要为消费者带去真正有意思、有意义的智能。回到中国要从制造大国向强国转型这个更大的命题,除去创新、质量和人才等技术层面的因素外,心态问题也很关键。中国并不是做不出高品质的制造,只是现在大家都在找风口,想让猪飞起来。如果大家每天都在做这样的梦,中国制造业很难做好。厨电企业应该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去做好制造,无论互联网时代怎样变化,商业的本质,制造的本质是不变的,那就是:为顾客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未来中国智能厨电市场空间会非常广阔,到2020年中国要实现小康社会,中产阶层的体量和高端市场是有密切关系的。厨电行业还是一个较为年轻的行业,厨电企业仍然需要在智能领域深耕细作,包括挖掘客户的潜在需求,通过创新制造出更好的产品、服务,让用户更幸福、更安心。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