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2014年,随着国家层面对保险业的发展和关注日益增强,保险业发展速度之快、效益之好前所未有。2014年,保险业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有为,行业驶入发展的快车道。未来的中国保险行业发展潜力巨大。下文是对未来我国保险行业的发展前景分析。
截至 2015 年 5 月,行业整体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 11,666.41 亿元,同比增长19.46%;其中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 3,488.31亿元,同比增长 12.41%;寿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 8,178.04亿元,同比增长 22.75%。
总体来看,由于 2011至 2013年保险市场的相对低迷,2014年同期及全年的保费同比增速有较大提升;在 2014年高基数的情况下,2015年前五个月的保费仍保持了 20%左右的同比增长水平、并且有保持较高增速的趋势,预计 2015年行业保费增速仍会保持在一个理想水平。
友邦中国首席执行官蔡强认为,首先中国保险行业发展和中国经济发展是不匹配的。没有支持到GDP的发展。但是我感觉这个未来会有很大的改变。中国的GDP已经排到全球第二,而保费收入也进入了保险大国的行列。保费收入全球已经排在第四。我估计今年中国保费收入应该超过英国,进入前三名。中国保险行业还没有进入保险强国的行列。也就是说保险强国的衡量指标有两个,一个是保险密度一个是保险深度。保险密度人均刚刚200美元出头,和发达国家差不多4000美元的人均保费是差不多20倍,所以未来发展潜力非常巨大。而保险的深度也只是不到3%左右。而世界发达国家的保险深度差不多是7%至10%,仍然是差不多一倍的差距。
其次是中国金融资产的分配不均。对于一个发达国家一般来说金融资产,或者换句话说老百姓的家庭财产一般三分天下,1/3银行、1/3证券、1/3保险。在美国,证券的资产占到28%,但是多过了银行的资产。银行只是占了14%,而保险资产占到了28%。而对于亚洲文化的日本,保险资产也是28%左右,银行资产会比证券资产高,因为我们知道日本的股票市场已经经历了20多年的熊市。但是基本上各个国家,保险资产是比较稳定,基本上是在保持1/4至到1/3的水平。中国的保险资产只是8.7%。绝大部分的资产全部集中在银行。
第三是消费者越来越成熟,这个资产会进行重新再分配,这是未来保险业以及中国成全行业未来发展的潜力。未来20年这个老龄化会进一步加速。保险我们都知道,保险是奢侈品,不是必需品,当冷暖温饱满足了之后,绝大多数人群就开始进入到奢侈品的消费,就是要考虑到我的退休、养老、健康、医疗。这个需求将会带来非常巨大的收入。第四个就是我们现在的保障架构是广覆盖、我们的社保广泛覆盖,但是保障额度非常低,所以满足不了绝大多数消费者的需求。
第四是国务院的新国十条首先是把保险定位在国家的高度,各个国家保险发展的加速期都是由税务驱动。所以我们也是翘首以待,就是我们监管部门,现在更加的开放,包括费率市场化从两年前开始,到今年的分红险的市场化,都会激活市场化,都会激活消费者的需求,都会激活创新的推动。而各个保险公司也都在积极的加大这方面的投入。所以新的国十条给我们很明确的战略目标。基本上延续了我们成功的经验,所以没有大的一个改变。而是一个战略的微调。更多保险行业调研请查阅灵核网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保险行业深度调研评估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深入落实保险业新国四条,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将为中国保险市场注入勃勃生机。”项俊波称,预计到2020年,一个保障全面、功能完善、安全稳健、诚信规范,具有较强的服务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保险服务业,将呈现在世人面前。中国将实现由“保险大国”向“保险强国”的转变。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