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肥料竞争渐入白热化、缓控释肥利润摊薄、产能大幅过剩的严峻形势下,缓释缓控释肥正在进入快速成长期。
在当前农资行业门槛变低,合作社、家庭农场逐步兴起,土地流转加快的大环境下,企业和经销商在保证肥料产品质量之外,更要加快肥料产品创新。
灵核网《2016-2020年中国缓控释肥行业发展现状与投资分析报告》显示,随着传统化肥产能过剩的加剧,肥料企业间的竞争日渐残酷,行业洗牌提速。近年来上游煤炭企业快速增长的尿素产能正把氮肥行业的竞争推向低成本、低利润时代,同时史丹利、金正大、云天化等众多知名肥企陆续在中原河南投资建厂,中原肥料市场的火热厮杀在所难免。传统肥企在这轮竞争中需要立足创新,顺应肥料行业和农业生产的大势,加快传统化肥产品的转型升级,以产品差异化求生存、求发展、求赢利。
过去“一炮轰”式的施肥方法,极易造成作物后期脱肥,减产减收。此外,农民种植大田作物喜用高氮化肥,且对土壤中已有氮元素含量考虑较少,这直接造成化肥利用率低和水体严重污染。专家表示,如何提高肥料利用率已成为业内重点关注的问题。
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土壤与肥料技术处高级农艺师孙钊对长效缓控释肥的前景作了分析。他认为,缓控释肥能更好地将氮肥释放速度与作物吸收曲线相匹配,在施肥减量、提高肥料利用率的同时,解放劳动力,减少环境污染,符合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民需求的大势。他认为,我国缓释肥料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缓控释肥已经成为其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长效缓控释肥不但对土壤、作物有益,对于经销商来讲亦是有益。“普通尿素容易板结,卖这种产品还得配两根粗木棍来砸。缓控释肥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无板结、粉尘少,卖这类新型尿素产品,省工省事,还有利润。”来自辽宁朝阳的经销商说。
北京亩亩高化肥缓控释技术推广中心总经理夏雷表示,中心开发缓控释肥,是应对产量过剩、竞争激烈的创新之举。他认为,只有不断开发新品种,合理调整产品结构,才能在稳固一方市场、增加利润的同时,达到帮助农民增产增收的目的。据透露,该缓控释肥基于晋煤集团的优质原料煤资源和北京亩亩高推广中心的技术创新而诞生,资源优势与先进技术的强强联合,为“华北大化”长效缓控释肥的全国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聚天门冬氨酸能促进作物对铁、锌、锰元素的吸收,促进作物根系生长,增强作物抗逆性的特性,均是普通尿素产品无法超越的核心优势。他希望传统缓控释肥厂家和经销商抓住机遇,共同分享这一新技术带来的发展红利。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