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我们的优势 去购物车结算(
0

行业报告 金融 能源

行业资讯 预警 机会

产业分析 趋势 时评

大数据 管理 营销

创  业 项目 故事

人  物 领袖 访谈

宏观 经济 策略

数据 行情 汇率

政策 时政 聚焦

金融 信托 理财

地产 市场 环境

商业 观察 要闻

区域 招商 园区

企业 百科 机会

预警 国际 国内

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区域研究 > 区域政策 >
当快递大国撞上包装垃圾
当快递大国撞上包装垃圾

  随着网购的日益普及,快递业务也在迅猛增长。2015年,中国快递业完成业务量206亿件,同比增长48%,最高日处理量超过1.6亿件,中国已然成为首屈一指的快递大国。但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快递公司,一个共同的烦恼就是要面对堆积如山的快递包装。

  快递包装大多只用一次

  根据国家邮政局的统计,近年快递包装的消耗量堪称天文数字:2014年全国共消耗约140亿张快递运单、20亿条编织袋、55.84亿个塑料袋、21亿个封套、67亿个包装箱、114.5亿米胶带、20.1亿个内部缓冲物。这些包装物大部分没有进行回收,这种一次性使用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和资源浪费。

  据近期快递行业抽样调查,我国当前快递使用最多的3种包装,就材料和材质来看,文件封套和纸箱由再生纸和原浆纸两种材料制成;塑料包装袋由不可降解的再生塑料和原粒塑料制作。从使用后的处理情况看,文件封套和塑料袋使用后被当做生活垃圾丢掉,纸质包装箱部分收件人会重复使用,但大部分被丢弃或当废品变卖。

  2015年11月,国家邮政局和其他机构联合发布的《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指出:“当前的市场竞争环境与现状,快递包装无论是在可降解、循环等环保材料的使用上,还是在回收、处理与再利用上,均存在难以克服的困难。”显然,这和我国当前大力推动废弃资源利用、打造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要求是相悖的。

  快递包装绿色化的瓶颈

  2011年8月,针对飞速发展的快递业务,国家邮政局制定发布了《快递业务操作指导规范》。《环境与生活》杂志记者查阅了该规范,发现它只对快递企业的收寄、分拣、运输、投递等程序和快递营业场所设施设备要求做了规定,但在如何对快递进行包装等问题上没有明确规定。2014年,行业标准《快递服务温室气体排放测量方法》出台,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在快递企业试点包装再利用。随着这一行业标准的出台,国内电子商务企业和快递企业开始探索快递包装的新出路。

  2014年底有媒体调查称,申通、韵达、圆通3家快递公司表示愿意回收快递包装箱。同年,电商当当网率先推广淀粉基可降解环保包装袋。当当网高管称这种包装袋相比传统塑料袋,可节约70%的石油资源消耗,目前应用于图书塑封和包装环节上。

  中粮公司的我买网这方面动手更早,该公司在2012年就开始了配送纸箱回收的活动。2014年,总部设在上海的电商“1号店”在上海、北京、天津等近20个城市启动了“1起环保˙纸箱回收”活动,每回收一个纸箱,可获赠“1号店”的50个积分,积分可用于换购商品、参与抽奖、换抵扣券等。当年1~9月,“1号店”总计回收纸箱246万余个,月均回收27万余个。

  今年4月,电商巨头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物流平台——菜鸟网络开始布局“绿色物流”,具体包括环保快递箱、环保快递袋、环保快递车等产品。菜鸟网络尝试推出可重复使用的安全塑料材质的环保箱,逐步替代快递纸箱。买家签收取货后,快递员把箱子收回,按流程回到发货仓库。环保箱计划年底推广到菜鸟联盟“当日达”覆盖的20个城市。此外,菜鸟网络正在和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研究生产可降解的环保袋,这种环保袋会在一段时间后在土壤中自然分解,避免污染——但其成本是普通包装塑料袋的几倍。

  一言以蔽之,快递包装开启绿色模式的主要瓶颈在于成本增加、包装标准缺位、重复利用的包装物容易破损等,这导致很多消费者不愿配合。

  近几十年来,国际社会对包括快递包装在内的固体废物处置达成了较为普遍的共识,即按照废物层次原则对固体废物进行全过程管理,从处置策略上按照事前预防(尽量不产生废物)、减量、重复使用、循环回收、能源回收(焚烧发电等)和无害化处理。

  也就是说,快递包装应该从源头就开始筹划,让包装物产生数量最少的废物。对于大多数发达国家而言,问题不是产品和包装是否应该更可持续,而是怎样实现可持续。在包装绿色化方面,运用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对商品包装进行规定,是许多发达国家的通常做法。更多最新数据分析报告、行业分析报告、市场分析报告、市场调研报告、市场调查、市场调研、行业分析、调研报告请关注灵核网


分享到:0  时间:2016-05-19 来源:灵核网市场研究院 

版权声明

  灵核网所有报告统计版权为《北京灵动核心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独家所有,灵核网产品是《北京灵动核心信息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对市场调研、研究与整合的成果,究报告产品拥有唯一著作权。灵核网研究报告没有通过任何第三方进行代理销售,购买请直接与我公司客服联系。   灵核网核心产品为有偿提...[详细]
关于灵核网 |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 服务条款 | 付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运营公司:北京灵动核心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专业市场调查研究机构-提供各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办公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翠微中里14号楼    北京市大兴区天华大街5号院绿地启航国际12号楼
400热线:400-998-1068(7*24小时)      传真:010-82894622转608      E-mail:lhwscb@ldhxcn.com      QQ:1342340450/1602788672
总部:010-82894622      市场部:010-56290519     
京ICP备1302785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377号 灵核网 版权所有 灵核网数据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