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我们的优势 去购物车结算(
0

行业报告 金融 能源

行业资讯 预警 机会

产业分析 趋势 时评

大数据 管理 营销

创  业 项目 故事

人  物 领袖 访谈

宏观 经济 策略

数据 行情 汇率

政策 时政 聚焦

金融 信托 理财

地产 市场 环境

商业 观察 要闻

区域 招商 园区

企业 百科 机会

预警 国际 国内

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 >
“雪龙”号压裂坚冰成功突围 用时十几个小时


7日17时50分许,“雪龙”号船头冰面裂开一条水道,“雪龙”号趁机迅速穿过。



截至7日18时30分,“雪龙”号已冲出重冰区,成功突围,目前航行在清水区。



“雪龙”号(英文名chinare)
 
“雪龙”号考察船是中国最大的极地考察船,也是中国唯一能在极地破冰前行的船只,1993年从乌克兰购得,该船现价约为7亿人民币。“雪龙”号考察船耐寒能力突出,能以1.5节航速连续冲破1.2米厚的冰层(含0.2米雪)。
 
综合新华社电 北京时间7日17时50分,“雪龙”号成功冲出厚重的密集浮冰区,胜利突围。同日,被困南极浮冰区的俄罗斯客船“绍卡利斯基院士”号自行从密集浮冰中成功突围。
 
航行区域只有零星浮冰
 
7日整整一天,“雪龙”号都是在密集浮冰区狭小的航道里极其艰难地“转身”。从早上5时左右开始,一直向右前掉转船头。由于浮冰太厚,冰上积雪很多,行进十分艰难。
 
17时20分,“雪龙”号用尽全身力量,再次向前方一大块坚冰猛冲上去。就在那一瞬间,船头冰面突然裂开一条水道。“雪龙”号迅速穿过这条水道。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努力,“雪龙”号终于冲出了重冰区。
 
目前,“雪龙”号正航行在南纬66度45分、东经144度50分的南大洋清水区,海面只有零星浮冰,“雪龙”号以9节的航速轻松地航行在海面,继续踏上环南极洲的科学考察征程。
 
俄客船沿冰缝突围
 
据当地电视台俄罗斯24频道报道,“绍卡利斯基院士”号已成功驶出密集浮冰区,目前航速为7节(1节航速约合每小时1.852公里)。
 
该船船长基谢廖夫此前对媒体表示,当日风向转为西风,浮冰出现缝隙,“绍卡利斯基院士”号沿冰缝开始缓慢向北行驶,已驶出20海里,“行驶过程很困难,雾很大,能见度不超过500米,但浮冰已越来越小并逐渐消失”。
 
“绍卡利斯基院士”号去年11月底从新西兰出发,12月24日被暴风雪围困在南极海岸约180公里处。
 
直击
 
给大浮冰编号 “雪龙”挨个咬碎
 
据新华社电 7日,期盼已久的西风终于吹到“雪龙”号所在海域。在被冰包围的狭窄空间,“雪龙”号缓缓地倒车、加速、前进、破冰、转向,小心翼翼地循环往复,百折不挠,努力掉转船头。
 
窗外是一望无际的白色坚冰。“雪龙”号船尾的地平线尽头,白色的天空下有一抹淡蓝色,那里就是清水区。看上去近在咫尺的距离,只因“雪龙”号难以转向而显得十分遥远。
 
驾驶台的气氛紧张。消瘦的“雪龙”号船长王建忠戴着墨镜,一会儿在左舷窗向后观察冰面情况,一会儿又跑到右舷。一边观察,一边指挥值班船员操舵。“雪龙”号其他领导在窗口密切观察每一块浮冰的位移。
 
连日来的东南风,将周围的浮冰吹得密密实实地冻结在一起,大块浮冰已经被编号。“雪龙”号像啃骨头似的,一块一块地咬上去,一个角一个角地压碎,顽强地扩大着自己的地盘。无奈浮冰太厚、冰上积雪太多,被“咬碎”的浮冰无处可去,只能淤积在狭小的航道中。在倒车的时候,“雪龙”号船尾挤压着浮冰,发出巨大的声响。船舷边,还有许多小企鹅在好奇地观望。
 
与往日大刀阔斧破冰的景象不同,这次“雪龙”号破冰转身小心翼翼。因为船头不远处就是一座冰山。看上去虽然不大,但冰山在海面下看不到的部分至少是海面上的六倍。稍不小心,船就会被冰山卡住。
 
反应
 
澳海事局致谢“雪龙”号
 
新京报讯 (记者储信艳)1月7日,澳大利亚海事局发出感谢状,对中国政府、“雪龙”号科考船、“雪鹰12”直升机成功营救在南极遇险的俄罗斯籍“绍卡利斯基院士”号科考船上的52名船员表示衷心感谢。
 
澳方表示,澳中合作救援行动进一步表明两国及国际社会开展密切合作的重要性。
 
当日,中国驻澳大使马朝旭前往澳大利亚海事局进行工作交流,澳大利亚海事局代理局长米克·金利在会见时当面递交了感谢状。
 
此外,据法国媒体报道,由“雪龙”号所载直升机从“绍卡利斯基院士”号上救出的52人乘坐着澳大利亚“南极光”号,很快将抵达南极凯西站完成补给任务,卸下约50万升燃料,并于1月22日抵达澳南部港口城市霍巴特。
 
分析
 
全球变暖考验南极科考
 
新京报讯 (记者邓琦)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教授程晓说,全球变暖对南极科考提出新挑战。
 
程晓的团队全程参与了本次南极科学考察的导航工作。他表示,普遍意义上的全球变暖,意味着两极海冰迅速融化,海平面上升。北极就完全符合这一规律,北极航道的开通也指日可待。然而,南极呈现出另外一种状况。海冰越来越严重,且飘忽不定,没有规律可循。这种异常使得南极科考难度加大,需要更加全方位的技术保障。
 
程晓介绍说,“雪龙”号被困后,科研团队通过搜集卫星资料及遥感监测数据,为“雪龙”号提供最便捷和最安全的航路。“雪龙”号本身安装的自动气象站也能实时监测所在地的气象要素,包括温度、湿度、风向等。
 
“雪龙”号突围过程
 
●2013年11月7日
 
“雪龙”号从上海启程,踏上中国第三十次南极科考征程。
 
●2013年12月24日
 
俄罗斯“绍卡利斯基院士”号客轮被浮冰所困,船上载有52名乘客。
 
●2014年1月2日
 
“雪龙”号利用直升机成功营救俄受困船只上52名乘客。
 
●2014年1月3日
 
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有关方面协调配合指导帮助“雪龙”号脱困。
 
●2014年1月4日
 
“雪龙”号在浮冰中开辟了长约1公里的“破冰跑道”,随时准备破冰。
 
●2014年1月6日凌晨
 
“雪龙”号启动主发动机将“破冰跑道”拓至80米宽,为突围做准备。
 
●2014年1月6日晚
 
风向改为西风,吹动浮冰整体快速东移,“雪龙”号迎来突围最佳时机。
 
●2014年1月7日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努力,“雪龙”号成功冲出密集浮冰区,胜利突围。

分享到:0  时间:2014-01-08 来源:灵核网整理(www.ldhxcn.com) 

版权声明

  灵核网所有报告统计版权为《北京灵动核心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独家所有,灵核网产品是《北京灵动核心信息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对市场调研、研究与整合的成果,究报告产品拥有唯一著作权。灵核网研究报告没有通过任何第三方进行代理销售,购买请直接与我公司客服联系。   灵核网核心产品为有偿提...[详细]
关于灵核网 |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 服务条款 | 付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运营公司:北京灵动核心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专业市场调查研究机构-提供各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办公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翠微中里14号楼    北京市大兴区天华大街5号院绿地启航国际12号楼
400热线:400-998-1068(7*24小时)      传真:010-82894622转608      E-mail:lhwscb@ldhxcn.com      QQ:1342340450/1602788672
总部:010-82894622      市场部:010-56290519     
京ICP备1302785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377号 灵核网 版权所有 灵核网数据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