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对印度进行国事访问。习近平访印的第一站选择了印度总理莫迪的家乡古吉拉特邦,而这一天是莫迪的生日。印度媒体称,为了准备习近平的到访,古吉拉特邦“倾尽全力”。
河边公园修葺一新
17日,印度古吉拉特邦的传统商业城市艾哈迈达巴德,将迎来两位重量级领导人的到访。
印度总理莫迪就任后,将首次访问自己的故乡,并在这里度过64岁生日。在这一天,他将在这里接待到访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
印度媒体提前到当地探访,披露了古吉拉特邦迎接习近平的细节。
据印度媒体报道,习近平和莫迪将在萨巴尔马提河沿岸的河边公园见面、用餐,并在河边漫步。为了这次到访,河边公园已经修葺一新,不过仍然保留了古朴的乡间风情,为两位领导人在河边进行烛光晚餐创造氛围,并配有印度舞蹈等文化表演,甚至有机器狮子表演。河边公园内的树木和灌木丛也被装饰上彩灯。
报道称,在公园的河东岸,已经竖起了5台大型空调机。届时,中印两位领导人和参加宴请的150名客人将在这里享有顶级厨师奉上的素菜和精致的古吉拉特邦特色菜,印度为这场宴会准备了超过100道菜。
两领导人将参观高僧修行所
印度媒体称,习近平和莫迪还将到公园西岸参观由印度圣雄甘地创立的高僧修行所。这里届时将装饰上百个彩灯,通往高僧修行所的道路,20年来也首次被重新修整。
据印度媒体报道,习近平和莫迪将下榻的酒店邻近风景如画的Vastrapur湖。这座湖上同样被装饰上100多个碘钨灯和彩灯,还有4个音乐舞蹈喷泉。不仅是河边公园和酒店附近,艾哈迈达巴德整个城市都被整理得干净整洁。
印度媒体引述一名印度政府高官的话称,为了准备领导人访问,政府拨款170万美元,用来美化城市。
中印将签署20项协议
据印度媒体报道,习近平和莫迪将在古吉拉特邦进行官方对话,并且签署一些与当地相关的协议。这样的安排也是首次。
去年以来,中印领导人的交流很频繁。
今年7月,习近平与莫迪在巴西的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上刚刚会晤。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去年5月首访选择了印度和巴基斯坦;印度新总理莫迪就任后,李克强是第一个打电话祝贺的外国领导人。
中国驻印度大使乐玉成表示,习主席访印期间,两国有望在贸易、投资、金融、基础设施等领域签署近20项协议。
对于边界问题,乐玉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与两国悠久的友好交往历史、巨大的合作前景与潜力相比,两国间的分歧与问题只是十个指头中的一个小指尖。只要双方有足够的意愿和决心,终究会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边界问题的办法。
■ 解读
访问莫迪家乡更易增进感情
中国南亚学会会长孙士海介绍,习近平主席访问莫迪家乡,可以加深两国领导人的私人友谊。
“出访时间和莫迪的生日重合,并且访问的是莫迪家乡,可以说是一种有深意的安排。”孙士海表示,这样的安排可以进一步拉近两国领导人的感情,增加相互间的了解和信任。
“祝贺生日、参加私人晚宴等活动,这样的场合没有繁琐的礼仪,有利于两位领导人更加随意地交流。”孙士海介绍,这样的安排也有先例。
2002年10月25日,时任中国国家主席的江泽民访美时,就访问了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的私人农场。当天,小布什穿着西服,但没有打领带,江泽民则身穿夹克。江泽民在农场停留期间,还与小布什在湖上泛舟1小时。这1小时的密谈里,两人都不带任何随从人员,只有译员在场。
2011年1月5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克强访问西班牙时,在西班牙王室的私人庄园与西班牙国王举行了会晤,当天恰好是西班牙国王卡洛斯73岁的生日。
除了加深私人友谊之外,这样的安排也考虑到了两国经济方面的合作。
古吉拉特邦是唐代高僧玄奘西行取经时曾经到访过的地方,也是莫迪的家乡和他长期执政并创下“古吉拉特发展模式”的地方。此次习近平访问期间,中国广东省将与古邦结为友好省(邦),广州市将与古邦艾哈迈达巴德结为友城。
印度
印度医疗校园午餐都免费
说到印度,你首先会想到的是什么?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是载歌载舞的宝莱坞还是软件帝国?其实,印度不仅仅有这些,它还有许多方面是我们不曾看到的。
印度宪法中明确规定,所有国民都享受免费医疗。到公立医院看病,药费、挂号费、检查费、就诊费甚至营养餐都免费。印度免费医疗的资金主要来源是税收,依靠中央财政拨款;同时,地方政府拨款、私人捐助和慈善基金等捐助也是一部分财源。不过,和发达国家相比,印度在医疗上投入的资金比较有限。印度用于公共医疗的开支占GDP的比例仅为1%左右,因此,绝大多数印度人还是会将私人医疗服务作为首选。
印度不仅有免费医疗,近年来还推出世界上最大免费校园午餐计划。每天,印度的1.2亿名在校学生都可以领到热腾腾的免费午餐。很多贫困孩子为了这顿饭菜赶来上学,因为这是他们唯一的食物。
印度教徒占整个印度人口的82%,其中不少教徒一生至少给神庙捐献过一次头发。这些头发多被出口,销往国外。比如香火鼎盛的蒂鲁马拉毗湿奴神庙里面设立有16个大厅,雇用约650名理发师,其中60名是女性,理发师每6小时换班一次,专门为教徒剃发,2个大厅24小时运营。
平均下来,每个理发师每天要为60个捐发者剃头。剃下来的头发经过整理后,先储存在寺庙,然后洗净晾干,由寺庙拍卖,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于寺庙本身的维持和修缮,另外三分之二则支持当地的孤儿院、学校、医院等公益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