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我们的优势 去购物车结算(
0

行业报告 金融 能源

行业资讯 预警 机会

产业分析 趋势 时评

大数据 管理 营销

创  业 项目 故事

人  物 领袖 访谈

宏观 经济 策略

数据 行情 汇率

政策 时政 聚焦

金融 信托 理财

地产 市场 环境

商业 观察 要闻

区域 招商 园区

企业 百科 机会

预警 国际 国内

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 >
上海踩踏凸显急救教育缺失 有人拉手脚运伤员

  从跨年夜外滩救人归来,浙江省温州市儿童医院儿童感染科护士吴小小在微信朋友圈里呼吁:希望大家都去学习急救知识。去上海参加跨年活动的吴小小和温州医科大学同学潘盈盈参与了“12·31”外滩陈毅广场踩踏事件的现场急救。吴小小称这是她经历的“比平日里工作紧张得多而条件却最简陋的一次急救”。
 
  吴小小回忆说,她和潘盈盈是听到警察在现场寻找医务人员后努力挤到临时隔离区域的,她们到达时已经有几名外国志愿者在给伤者做心肺复苏,两人表明护士身份后也参与到急救中。
 
  救护车大约在踩踏事件发生半小时后到达现场。因为没有足够的救护车,警车也被用来运送伤员。吴小小注意到,警车上没有任何急救设备和医护人员。有个外国志愿者一直帮一位伤者在做心肺复苏,按照急救常识,在采取电击除颤并恢复心跳前,心肺复苏是不能停止的,但吴小小和那名外国志愿者未被允许上车继续施救。
 
  此后,临时隔离区域内集中的伤者越来越多,却几乎没有新的懂急救的志愿者加入。这让吴小小意识到,中国的公众急救教育严重缺失。
 
  她回忆说,有现场群众使劲按压同伴的胸部,但是位置是错误的。“在医疗志愿者数量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我完全没有时间去纠正这个错误。错误的心肺复苏是救不回伤者的,按错位置还会导致伤者肋骨断裂,引发二次伤害。”运送伤员时,有人直接拉着伤员的手和脚往车上送,“这是极其危险的,因为他们根本无法判断伤者有没有颈椎和脊椎损伤,如果有,这种做法可能导致伤者高位截瘫。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保护好颈椎和脊椎,平抬上救护车”。
 
  多次参加赛事保障、持有国际权威机构美国心脏学会颁发急救证的一位资深急救专家介绍,在国外,救生员通常都是普通公众,他们接受过专业的培训并通过考试。一旦有人发生意外,救生员会在救护车到来之前根据伤者伤情采取相应措施。企业要按照员工人数比例配置救生员,救生员往往由经过培训的公司员工兼任。但我国公民急救知识培训还很欠缺,仅有不到1%的人接受过急救培训。这位专家透露,我国很少对警察开展急救培训,而警察往往是最先达到急救现场的人群,很多时候他们到的比救护车还早。这位专家呼吁,应该首先对警察、教师、公交车司机等群体进行急救教育。
 
  吴小小在微信朋友圈里简单记录了参与这次跨年急救的情况,她向中国青年报记者解释道:“我不是想因为这个出名,希望媒体能够呼吁,让更多的普通民众学习急救知识。”
分享到:0  时间:2015-01-04 来源:灵核网整理(www.ldhxcn.com) 

版权声明

  灵核网所有报告统计版权为《北京灵动核心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独家所有,灵核网产品是《北京灵动核心信息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对市场调研、研究与整合的成果,究报告产品拥有唯一著作权。灵核网研究报告没有通过任何第三方进行代理销售,购买请直接与我公司客服联系。   灵核网核心产品为有偿提...[详细]
关于灵核网 |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 服务条款 | 付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运营公司:北京灵动核心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专业市场调查研究机构-提供各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办公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翠微中里14号楼    北京市大兴区天华大街5号院绿地启航国际12号楼
400热线:400-998-1068(7*24小时)      传真:010-82894622转608      E-mail:lhwscb@ldhxcn.com      QQ:1342340450/1602788672
总部:010-82894622      市场部:010-56290519     
京ICP备1302785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377号 灵核网 版权所有 灵核网数据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