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议摘要
各相关单位
在全球能源结构深度调整与我国“双碳”目标稳步推进的时代浪潮下,能源领域正经历深刻变革。燃煤发电供热机组的高效、灵活、智能化升级已成为硬性要求。随着《关于推动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等政策落地,煤电作为能源系统的“稳定器”和“压舱石”,在保障能源安全、电力与热力稳定供应方面至关重要。然而,新能源装机规模爆发式增长,使传统燃煤机组灵活性短板凸显,亟需创新升级,提升快速响应与深度调峰能力,以适配新能源接入后的复杂电网环境。同时,不断攀升的能源成本和日益严苛的环保要求,也促使燃煤机组挖掘潜力,通过技术创新实现高效运行,降低能耗与污染物排放。
在十四五收尾阶段,十五五开局之际,高效、灵活、智能化成为燃煤发电供热机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从高效层面看,超超临界机组技术应用、锅炉燃烧系统优化及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助力机组突破能源转换效率瓶颈,降低煤耗与污染物生成。目前多台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通过先进技术集成,显著降低供电煤耗,大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在灵活性改造领域,热电解耦技术打破传统热电联产刚性约束,使机组可根据电网与热网需求,灵活调整发电与供热出力;储能技术与煤电耦合,拓展调峰范围,缩短负荷响应时间,提升电网稳定性与可靠性。智能化方面,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燃煤机组实现设备状态实时精准监测、故障提前预警,降低运维成本,运行参数也能依据实时工况智能优化,迈向高效运行新台阶。
在此背景下,为汇聚行业智慧,深入探讨燃煤发电供热机组高效灵活智能化的创新路径与实践经验,学习和借鉴兄弟企业的成功案例与失败教训,减少调研的时间,防止多次改造、重复改造,以实现投资费用少、改造工期短、综合效益最佳的目标,特邀请国内高水平资深专家,围绕行业痛点优选切合实际的交流题目,搭建高层次技术交流平台。加强产学研用各方交流合作,共同推动行业使发电供热企业成为真正的优质电源热源服务性企业。由灵动核心环境服务平台主办的“2025年灵动核心(第二届)燃煤发电供热机组高效灵活智能化创新交流大会”将于2025年9月24-26日在山东青岛盛大召开。现将会议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诚邀业界同仁共襄盛举,共谋未来!
大会特邀主持王永亮先生
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
特聘首席专家
京能集团原党委常委、副总经理
二、会议介绍
01、会议主题
聚焦燃煤机组创新驱动
高效灵活智能化新发展
02、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
灵动核心环境服务平台(灵核网)
协办单位
青岛即热集团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
北京灵动核心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特邀单位
中国能源研究会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山东省热电设计院
山东大学
大唐东北电力试验研究院
支持单位
北京京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宁波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山西国际能源集团(格盟国际)有限公司
晋能控股电力集团山西国锦煤电有限公司
国家能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太原分公司
山西沁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桓台经济开发区热力有限公司
日照华泰纸业有限公司
山东淄博瑞光热电有限公司
东营市港城热力有限公司
广西德保百矿发电有限公司
河北煜泰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唐山万浦热电有限公司
滨州东力热电有限公司
广西百色银海发电有限公司
利津力能热电有限公司
枣庄八一水煤浆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百色百矿发电有限公司
浙江天圣化纤有限公司
包头市山晟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英毅热电有限公司
山东银鹰化纤有限公司
湖州嘉骏热电有限公司
平湖弘欣热电有限公司
……
03、会议专题内容
1、“双碳” 战略下燃煤热电行业的转型路径与政策导向
2、燃煤发电供热机组灵活性改造的多场景适应性技术探索
3、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关键参数的控制及成功案例
4、构建新型热电解耦体系:热电联产机组机组灵活性提升与多元热负荷协调运行策略
5、新型电力系统下煤电机组灵活性技术探索及发展挑战
6、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燃煤发电供热机组智能化运维管理
7、燃煤发电供热机组与新能源协同发展的模式与策略
8、CFB机组供热灵活性实践与探索
9、燃煤发电供热机组超低排放技术的新进展与应用
10、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燃煤发电供热机组能耗优化新策略
11、智能控制系统在燃煤发电供热机组能耗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
12、基于用户需求响应的燃煤发电供热机组供热优化策略
13、提升燃煤发电供热机组供热质量的关键技术与实践
14、供热管网智能化升级对燃煤发电供热机组供热效能的影响
15、环保约束下燃煤发电供热机组的清洁燃烧技术创新与应用
16、基于环保要求的燃煤发电供热机组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17、碳捕集与利用技术在燃煤发电供热机组环保中的实践探索
18、燃煤热电节能减碳技术路径
19、基于云平台的燃煤发电供热机组群智能管控系统构建
20、人工智能算法优化燃煤发电供热机组智能化运行的实践与成果
21、提高燃煤发电供热机组热效率的先进传热技术与设备创新
22、多源固废耦合掺烧在燃煤发电供热中的工程实践与效益分析
23、略……
04、会议亮点
01聚焦核心方向:大会紧扣燃煤发电供热机组高效、灵活、智能化这一核心发展方向,深入探讨超超临界机组技术、热电解耦技术、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应用等关键领域的创新成果,为参会者清晰呈现行业未来发展路径。
02解析行业痛点与突破:全面梳理传统燃煤机组在新能源装机激增下灵活性不足、能源成本高、环保压力大等痛点,同时展示超超临界机组降低煤耗、热电解耦技术提升调峰能力等突破案例,帮助参会者精准把握行业发展脉络。
03汇聚多方力量:由灵动核心环境服务平台(灵核网)主办,联合众多科研院校与知名企业,汇聚产学研用各方资源,为跨领域合作搭建高效平台,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04展示前沿技术:会议将集中展示燃煤机组在高效运行、灵活调峰、智能运维等方面的前沿技术,如数字孪生技术的智能化运维管理、AI 算法优化调峰响应速度等,助力行业突破技术瓶颈,实现创新升级。
05明确交流价值:通过专题探讨、经验分享等形式,加强行业内创新路径与实践经验的交流,促进技术成果转化与应用,推动燃煤发电供热机组行业在高效灵活智能化道路上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参会者带来切实的合作与发展机遇。
05、参会对象
燃煤发电供热企业:从事燃煤发电供热业务的企业,包括传统燃煤电厂及热电联产企业等。参会能了解高效、灵活、智能化方面的前沿技术与创新成果,学习突破发展瓶颈的经验,推动自身机组升级改造,提升市场竞争力。
科研机构:相关高校、设计院、研究院等的专家学者和研究人员。可在会议上展示燃煤机组高效灵活智能化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指导,促进产学研合作对接,加速技术成果转化。
政府部门:负责能源、电力、环保等领域政策制定与监管的政府部门人员。参加会议能深入了解行业在高效、灵活、智能化发展中的实际情况与需求,为后续政策调整和行业规范制定提供依据,更好地引导行业发展。
设备供应商:为燃煤发电供热机组提供锅炉、汽轮机、智能化监测设备等的供应商。通过参会可展示产品在高效、灵活、智能化方面的优势,了解企业对设备的需求,拓展业务合作机会,推动产品迭代升级。
环保服务企业:提供燃煤机组环保监测、污染物处理方案设计等服务的企业。参会能与各方建立业务联系,了解行业环保新要求和技术趋势,拓展环保服务市场,助力燃煤机组满足环保标准。
投资机构:关注能源电力领域投资的金融机构、风险投资公司等。通过参会了解燃煤发电供热机组高效灵活智能化升级的市场潜力与投资机会,为相关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和资本运作建议,推动行业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跨领域合作企业:在储能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与燃煤机组有交叉合作的企业。参会可加强与行业内各方的交流,探索技术融合的新路径,推动跨领域合作,共同提升燃煤机组的性能与效率。
行业协会与社会组织:相关能源、电力行业协会及社会组织成员。参会能汇聚行业声音,反映行业诉求,协调各方资源,推动行业自律与规范发展,助力燃煤发电供热行业高效灵活智能化转型。
06、项目参观
青岛即热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987年6月,作为一家国有热电联产企业,是青岛市民生保障和经济发展重要的能源基础配套企业。集团旗下拥有6家子公司,其中位于集团总部的青岛盛泰源热电有限公司是1家高效清洁的热电联产企业,主要为城区以及周边工业、居民提供集中供热和电力服务。拥有3台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配套两台抽凝汽轮发电机组,拟建一台50MW高温高压背压发电机组。
盛泰源公司在燃煤发电供热机组的高效运行方面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环保处理方面,采用脱硫脱硝技术,推进超低排放改造达到国家环保要求。同时,在余热回收利用、空气源热泵、智能化管理、智慧电厂等技术方面开展积极探索与应用,减少浪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07、时间地点
时间:2025年9月24日-26日
地点:山东青岛
08、报名方式及参会福利
诚邀分享助力 共享参会优惠
09、会议形式
会议以主题演讲开场,邀请大会专家进入主题演讲、专题研讨、案例分享、互动问答、资源洽商等丰富多样的形式。会议期间设置展览展示区域,展示最新的设备和技术成果。晚上举办交流晚宴,设抽奖互动。会后整理报告发布,制作视频回顾,提供线上交流社区。
三、灵动核心相关会议精彩回顾
垃圾焚烧发电2019-2025
生物质发电 2019-2025
往届嘉宾回顾
往届现场
往届项目参观交流
四、参会报名及咨询
尊敬的业界同仁:
为深化产业协作、整合优质资源,现诚挚邀请国内外业界相关企事业单位领导及科研院所专家等学者、企业负责人莅临2025年灵动核心(第二届)燃煤发电供热机组高效灵活智能化创新交流大会,共育优势产业、共享优势资源、共谋合作共赢、 共促高质量发展。
参加会议,请您于2024年3月27日之前提交参会回执发至邮箱ldhx88@163.com或者关注我中心微信公众号《灵核网》和头条号《灵动核心环境服务平台》与会务组人员联系。
▶▶▶参会报名◀◀◀
扫二维码报名
版权声明